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开始游戏游戏说明1.帮助汉武帝解决烦恼,实现大一统的巩固。2.完成任务并收集以下物品游戏说明汉武帝朕承先帝之基业,欲光大汉室,扬威四方。然今国家之内忧外患,实令朕忧心忡忡!望卿与朕携手共除忧患,巩固大一统之江山社稷。材料一:(汉初)既有制度疏阔导致中央权力削弱问题,也有思想混乱引起社会道德水平偏低问题。——《中国思想文化史》材料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帮助)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准书》材料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思考一:阅读材料,思考汉武帝有哪些烦恼?中央权力弱思想混乱国库财政空虚,地方个人财政雄厚匈奴入侵政治之忧文化之忧经济之忧军事之忧西汉建立后,汉高祖继续实行郡县制,又分封一些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汉高祖汉景帝汉景帝时期,下令削夺王国部分封地,划归中央管辖,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何以解忧?任务栏任务一:帮助汉武帝大一统解决政治之忧,获取物品[令牌]【汉武帝】【主父偃】自高祖开国,分封诸侯,本欲使其拱卫汉室,安定天下。然今诸侯国势日盛,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实已危及朝廷。朕虽有削藩之意,然恐激起反抗,反而不利。爱卿有何良策,可解此忧?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则稍弱矣。政治之忧诸侯王诸侯王 侯侯侯侯诸侯王 侯侯侯 侯侯 侯封地嫡长子继承诸侯王封嫡长子以外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政治之忧皇帝中央统辖的郡管辖管辖赵俊《警惕历史图示中的错误信息——以“推恩令”的图示教学为例》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实行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影响豪强迁京师建立刺史制度政治统一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豪强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势力被削弱。填一填恭喜你成功解决了汉武帝的政治之忧,你获得了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代表朝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溢用刑罚、结党营私等。⑤长信宫灯④汉朝耧车⑥云纹漆盒经济之忧【史料实证】 将以上图片与展馆相匹配(只写图片序号)①六辅渠&白渠②四川新都画像砖《酿酒》③纺织画像展馆图片农业馆手工业馆①④②③⑤⑥农业: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进一步发展任务栏任务二:帮助汉武帝大一统解决经济之忧,获取物品[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对商人征收车船税连一连经济之忧烦恼解决措施长信宫灯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加强经济统一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恭喜你成功解决了汉武帝的经济之忧,你获得了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汉书·董仲舒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当时的社会思潮面临着什么问题?材料研读翻译:如今,每个师者传授的理念不同,每个人的论述也不相同,诸子百家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学说的内容和意义也不相同,因此君主无法保持它们的统一。翻译:凡是不在儒学范围之内的学说,都要断绝其发展,不能任其与儒学一同发展。不正确的学说灭绝后,纲纪才能统一,法令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知道应该遵从什么。说说董仲舒建议的内容。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建议?思考思考因汉初奉行“无为而治”,对地方控制相对松弛,诸子百家学说流行,思想不统一尊崇儒术有利于统一思想,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任务栏任务三:帮助汉武帝大一统解决文化之忧,获取物品[儒家经典]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尊崇儒术VS文化之忧旧新为何两位史家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材料一: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材料三:至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史记·龟策列传》客观:所处时代不同主观:作者个人立场辩证看待史料,寻找多方面证据证实或补充文化之忧汉武帝时期是否禁止其它学术的发展?否“罢黜百家”以后,实际只是提高儒学地位,将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而已。从许多资料都可看出,在“罢黜百家”以后,各种思想学派并未完全被禁止。儒家以外的各派学者,不仅可以公开教授、治学,而且有不少进入宫廷为官……”——林剑鸣《秦汉史》——改编自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尊崇儒术作用: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思想统一恭喜你成功解决了汉武帝的文化之忧,你获得了阅读教材,自主归纳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措施西汉匈奴任务栏任务四:帮助汉武帝大一统解决军事之忧,获取物品[将士雕像]军事之忧秦末汉初汉高祖、文景时期汉武帝时期冒顿单于,统一了漠北地区,不断南下袭扰战和国力不足经过“文景之治”战和和战采取和亲政策,和亲、互市,都未解除匈奴袭扰的边患问题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铜骑马俑铜骑吏俑军事议事厅战争进程人物扫描卫青墓霍去病墓卫青,他出身卑微,由于其姐姐受宠于汉武帝,得以在朝中做官。卫青曾七次北击匈奴,指挥作战时以骑兵为主,步兵、车兵配合;善于长途奔袭,注重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英勇善战,前后六次出击匈奴。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曾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率军分道北上。经此战役,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一部分归附西汉,另一部分开始西迁。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军事统一恭喜你成功解决了汉武帝的军事之忧,你获得了(学法指导:尝试从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理念古今一脉相成。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大一统”理念任务栏恭喜你成功帮助汉武帝解决了巩固大一统的烦恼!完成最终任务后即可通关。合作探究: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第71页,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历史意义。选择答题景帝削藩,引发了诸侯国的“七国之乱”,景帝立刻派大军镇压;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各诸侯国纷纷上书奏请分封侯国、子弟。这说明当时( )2024·深圳·17DA.社会秩序混乱B.国力达到鼎盛C.实现了大一统D.中央权力扩大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现这一政策的是( )2024·内蒙古通辽·2D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有学者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法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实质是( )2024·内蒙古通辽·2CA.焚书坑儒B.尊崇儒术C.文化专制D.君权神授汉武帝在设置河西四郡后,多次将中原地区的人民迁徙至河西地区,该地区变为“谷籴常贱”“畜为天下饶”的农牧业发达区。汉武帝这一举措( )2024·中山七上期末·13C恭喜你成功通关,获得最终奖励当我们以纵横经纬回望历史,会发现“大一统”并非单一维度的征服,而是文明交响乐的精妙合奏。横向观之,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表明:政治的统一离不开文化向心力、经济整合力和疆域的统一,真正的“大一统”从不是片面的发展,而是多维要素在统一框架下的共生共荣。纵向观之, “大一统”理念从春秋战国延续至今,超越了王朝更迭,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让不同地域与族群始终保持着“分而不裂、和而不同”的韧性。如今,我们依然在续写“大一统”的当代篇章。它不再是帝王的权杖,而是14亿人共同书写的答案:一个文明共同体何以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同时包容万象?答案或许就藏在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中——统一是多元的合唱,延续是创新的传承。结语1.基础性作业:根据所学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一课内容。2.拓展性作业: 对比汉武帝与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异同,以表格形式呈现。3.特色性作业:假设你是博物馆设计师,请为汉武帝时期设计一个线上虚拟展览,挑选重要文物和历史场景,配上文字介绍,展现大一统王朝的风貌 。分层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