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没有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欲壑难填——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理想现实英国人想象中的自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据材料,分析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材料一: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马克思材料三:“人们过高地估计了天朝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那些把大批钢琴运来销售的人,发现中国人也不喜欢这种东西,仍喜欢自己的锣鼓”——于素云《中国近代经济史》②输华产品不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①自然经济的排斥(根本原因)③百姓购买力低下然而英国人认为......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必须教训中国人修约我们是拒绝的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马神甫事件”“马神甫”名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父,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传教,为非作歹。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并处死。【想一想】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导火索):“亚罗号事件”(英国)“马神甫事件”(法国)参与国: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1856年10月1858年1857年英国炮轰广州,挑起战争英国联合法国,攻陷广州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内容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破坏我国外交主权,进一步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破坏贸易主权、内河航运权,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张到长江流域。《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合法化。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读地图1.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增开的通商口岸。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不同。天津烟台镇江江宁汉口九江汕头琼州淡水营口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台南数量上——多范围上——广地域上——深西方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陆吃饱了吗?加个餐吧!还没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罄竹难书—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1859年6月1860年10月1860年8月进京换约,炮轰大沽炮台,战事再起换约受阻,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咸丰逃跑,奕 留守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方壶胜境鸿慈永诂远瀛观、大水法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聚集古今艺术珍品圆明园被纵火焚烧三天三夜被掠夺文物超过150万件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收藏文物1000余件,展出320件,全部是当年从圆明园抢劫去的,其中包括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等等。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材料研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火烧圆明园体现了侵略者野蛮、残暴的本质,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腐朽不堪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内容 影响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通商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割地 ③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香港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央机构。1901年清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总理衙门相关史实:总理衙门的设置——阵痛后的应激反应外交近代化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不需花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趁火打劫——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叁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领土40多万平方千米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领土44万多平方千米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对比结论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香港岛2100万银元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割九龙半岛南端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丧失更多领土主权加重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利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同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不同 侵略国家侵略时长开放口岸战争影响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是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英国英法(主凶)、美俄(帮凶)1840—1842(2年)1856—1860年(4年)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继续扩大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为何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战后反思课堂小结1. 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课堂练习C2.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八国联军占领并劫掠北京城D.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备受欢迎A4.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A.打开中国门户 B.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C.开始染指台湾 D.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3.美俄在此次战争中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攫取了大量权益,尤其是俄国乘机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此次战争(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课堂练习BD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