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导入
北京大学红楼




//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2
3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主要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学习陈独秀、鲁迅等人的反封建斗争精神,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它与五四运动有着怎样的联系?五四运动又是如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
辛亥革命失败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新文化运动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思想革新
思想基础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民主共和潮流
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尊孔复古逆流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中国,所以我们要诚信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陈独秀
蔡元培
鲁迅
胡适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洗刷”旧思想的?
新文化运动
发端
开展
革新
三个内容
两个阵地
一本杂志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史料实证】为此,陈独秀创办了哪一杂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入北大后,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真正转变成为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陈独秀
北大文科学长
胡适
北大文科教授
李大钊
北大图书馆主任
鲁迅
北大文科教授
蔡元培
北大校长
两个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北大钟声》又名《宽容》作者沈嘉蔚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指出图中你所认识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指出图中所象征的新文化运动两大重要阵地?
结合油画名称及材料,谈一谈北大的办学理念。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蔡元培
鲁迅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辜鸿铭
传统国学大师
梁漱溟
佛教哲学家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白话诗八首》(胡适)……………………第二卷6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第二卷6号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阿毛未婚夫)的死信,就拿定注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就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食)。……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采,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新青年》第二卷第5号《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阿毛是被“谁”害死的?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封建道德迫害致死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渐渐从黑暗中把西洋人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拥护这两位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Democracy
Science
民主
科学
专制
愚昧
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推动思想解放,实现国家救亡。
反对
反对
口号/旗帜
口号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节选自《关雎》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无心再上天,天上太孤单。
——选自胡适《蝴蝶》
通俗易懂、形式自由、情感直白
【历史解释】当文言文遇上白话文,对比分析白话文有何特点?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2
3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旧者不根本打破,则新者绝对不能发生。
——《新旧问题》(1915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史料实证】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指什么?材料中的“旧”又指什么?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中国封建文化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思想解放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9年,李大钊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集中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发表自己的长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唯物史观】《新青年》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发展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新阶段?
宣传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宣传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春兰早岁读书,即慕男女平等主义,盖职业、政权,一切平等,不唯提高吾女界人格,合乎人道主义,且国家社会多一半得力分子,岂非自强之道?
——《春兰上蔡校长书》
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美国学者莫里斯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历史解释】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阅读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如何看待这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统文化?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种态度是“矫枉必须过正”的策略,但传统文化中也有精华部分,全盘否定是不恰当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19C60S
19C90S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先进技术
1898年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君主立宪制)
制度
1911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制)
制度
1915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时空观念】结合视频中的“三个觉悟”说一说中国现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特点?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新民学会(毛泽东)
觉悟社(周恩来)
新刊物创办
新社团诞生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觉醒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政治: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
1918
1912
1928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14
1915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文化运动
【时空观念】结合时间轴说一说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考虑)
1917
十月革命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后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何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哪些正当要求?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
这一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哪一事件?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弱国无外交
战胜国
遭到拒绝,大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材料一: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始后,中国代表首先向和会提出取消各国在华的七项特权……又向和会提出取消“二十一条”的要求。 但是,这两项提案都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这两项提案不在和会权限之内,不予以讨论。于是,剩下的希望,就只有解决山东问题了。
——常丕军《五四运动史话》
材料二:“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
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和要求?
彻底反帝反封建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
第一阶段
阅读教材P66-68,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是如何发起运动的?
1919年5月4日
方式
地点
北京
主力
青年学生
游行、罢课、演讲
结果
被镇压、逮捕
军警逮捕学生
《五四运动》绘画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青年节
先锋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
第二阶段
阅读教材P68,其他各界人士又是如何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
1919年6月5日
方式
地点
上海
主力
工人阶级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结果
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材料一:“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材料二:“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扬州群众火烧日货支援学生
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拒签
释放
罢免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材料二:“五四运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维护民族的生存与独立,这实际上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有重大改革及革命的目的。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一:“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主义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革命的催化剂。那些对巴黎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说一说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出发往民间去”,开始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投身到群众斗争中去。这样,中国就出现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说,这个革命“已经不是旧的、完全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无产阶级参加领导或领导的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l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毛泽东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异同点?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1919
五四运动
1840
鸦片战争
1949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反帝反封建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历史使命感,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课堂小结
性质
影响
概况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1915年;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李大钊
一本杂志
新文化运动
时间、人物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两个阵地
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五四运动
三个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马克思主义
时间、导火线
口号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主力:学生→工人;地点:北京→上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
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概况
思想基础
革命实践
课堂检测
1.在中国近代某时期,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提倡科学等口号的提出,使这场运动涉及的社会面远比辛亥革命时更为广泛。据此可知该运动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某学习小组以“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为主题进行历史剧表演,小史同学扮演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他将参与演出的剧幕是( )
A.第一幕求强与求富的自救 B.第二幕改革与革命的实践
C.第三幕民主与科学的呐喊 D.第四幕合作与对立的抉择
B
C
课堂检测
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19年,该事件( )
A.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这表明( )
A.戊戌变法促进思想解放 B.君主专制制度已终结
C.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 D.封建礼教被全面推翻
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