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从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党员从6万多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各地工会和农民协会遭到查禁和解散。
退却?
战斗!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熟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关键史实,体会井冈山会师、根据地创建与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意义,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然成因,感悟共产党人救国探索的不屈坚守与艰辛付出,认识中国革命人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学习目标
一、南昌起义
1.原因
(1)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一、南昌起义
观看视频,掌握南昌起义的经过和意义。
一、南昌起义
汪精卫
贺龙
叶挺
叶剑英
到庐山开会,
企图消灭共产党的革命武装
周恩来
1927.8.1南昌起义
南下受阻,在潮汕地区遭敌人围剿而失败!
兵分两路南下:
湘南、
海陆丰
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1)时间:
(2)领导人:
(3)起义过程:
2.经过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一、南昌起义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纪念八一
朱德
南昌首义诞新军,
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撑在手,
终归胜利属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二、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
2.内容:
(3)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指明前进方向
(1)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1927年8月7日,汉口
3.意义:给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的共产党员
三、秋收起义
(1)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
(2)文家市决策:1927.9.19,党的工作重心开始逐渐由城市向乡村转移。
(3)三湾改编:1927.9.29;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江西省
文家市
三湾
长沙
井冈山
湖南省
三湾改编内容:
①第一,整编部队;
②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
③连队建立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
文家市决策:毛泽东“我们要改变方向,上山去。”
照搬俄国城市中心革命道路
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时间:1927年9月
2.经过:
拓展延伸
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8.1
南昌
周恩来等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1927.9
湘赣边界
毛泽东
进攻城市受挫,进军农村。
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以大城市为目标进行的武装起义;起义最后都遭到失败。
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想一想 P85
1.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受挫,如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因敌人围堵而失败;
2.农村反动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革命主力军,土地革命能赢得农民支持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时间 地点 1927年9月,井冈山
创建者 毛泽东
地位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五、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
朱德、陈毅
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
毛泽东率领的
工农革命军
1928年4月
会师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改 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井冈山会师壮大了武装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六、工农武装割据
阅读教材,梳理为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的措施,并尝试说出它们的关系。
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三者结合起来,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经济上: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政治上: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军事上:坚持游击战争;
1.理论
六、工农武装割据
2.实践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 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 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这段话强调,即使有工农群众的支持,若缺乏正规武装力量,也无法建立和维持革命根据地。因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需要靠强大的军队来对抗,只有正式武装才能保护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并巩固红色政权。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几万人。
六、工农武装割据
3.古田会议
时间
地点
会议
内容
意义 是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转折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9年12月28日
福建上杭县古田
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
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
六、工农武装割据
4.红色政权建立
时间
地点
会议
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定都瑞金。 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正式形成。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课堂小结
大革命失败,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八七会议
决 定
发 动
最早-井冈山
井冈山会师
最大-中央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武装斗争
古田会议
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