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1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为什么9月18日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历史上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怎样开始的?
学习目标
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影响;一二·九运动的时间、口号及意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影响。
2. 理解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亡中的主张与作用。
3. 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意义。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对国共合作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一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
借口 柳条湖事件
经过 ① 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 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结果 日军占领沈阳城,沈阳沦陷
知识全解
自主学习:
1、从起因、经过(时间、地点、人物等)、结果、影响四个方面总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并在书中做出标记。
2、简单了解“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找一找“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关系。
知识全解
知识点一 九一八事变
问题思考: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其后果是什么?
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知识点一 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图为就任执政时的溥仪
日本对东北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日本残杀东北义勇军
知识全解
知识点二 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6年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
马占山
抗日游击队
抗日义勇军
九一八事变:这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中日民族矛盾。
知识全解
华北危机
1933年 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抗击日军
1935年 “华北自治运动”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知识点三 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义勇军进行曲》
问题思考:一二·九运动的主力是谁?这一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青年学生;激发了民众抗日热情,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群众基础。
知识全解
知识点三
(1)时间:1935年12月9日 (2) 地点: 北平
(3)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4)结果:反动军警暴力镇压青年学生
(5)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8月,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知识全解
知识点四 西安事变
知识全解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经过 扣押蒋介石,实现“兵谏”;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知识点四 西安事变
材料一:定边军民都以为党中央一定主张杀掉蒋介石,替千千万万牺牲的烈士报仇。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
材料二:鉴于共产国际的态度,中共中央12月18日发表《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中央电》,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条建议。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
中共为何会选择放蒋而不杀蒋?说说你的理解。
知识全解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华北危机
抗日救亡高潮
东北三省沦陷
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的起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1936年《张、杨对时局宣言》中提到“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该宣言发表于( )
A.红军长征期间 B.南昌起义期间 C.西安事变期间 D.七七事变期间
【解析】依据题干“1936年《张、杨对时局宣言》”“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C正确;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A排除;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排除;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排除。故选C。
C
课堂练习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
【解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加剧,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B
课堂练习
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加剧,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下列史实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B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A;九一八事变史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C;一二九运动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战。
B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九一八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D 一二九运动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