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正面战场:又称“国民党区战场”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党军队担负作战任务的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主要组成:政府军队 主要作战形式:直接抵抗、军团对抗
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开辟。 百团大战
主要组成:群众 主要作战形式:深入敌后、形式多样
想一想: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是如何进行配合的?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学习目标
1. 了解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及其历史意义。
2.理解两大战场的相互配合及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体会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
知识点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知识全解
战役 概况 影响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林彪率领下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大捷
时间:1938年3月,人物:李宗仁,结果:胜利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武汉会战
时间:1938年6月
大捷:江西万家岭大捷
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月,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长沙第三次会战
时间:1941年12月,
结果:胜利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丢失中国大片领土
知识全解
知识点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
(1)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但是,抗战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丢失了大片地区。
(3)总的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抗日战争的主力
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
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知识点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全解
1.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
2.事件:百团大战
(1)时间:1940年下半年
(2)指挥者:彭德怀
(3)影响: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 略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知识点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全解
正面战场:
张自忠
(枣宜会战牺牲)
敌后战场
左权
(反扫荡牺牲)
想一想:“从这些英雄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无论是正面的“钢铁防线”还是敌后的“人民战争”,都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体现。
知识点三 坚持全民族抗战
知识全解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的应对
亲日派:汪精卫叛变,建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皖南事变”
知识点三 坚持全民族抗战
知识全解
表现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
台湾人民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抵制奴化教育
知识点四 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知识全解
中国远征军:1942 年初入缅,仁安羌解救英缅军,戴安澜缅北殉国;1943 年 10 月反攻,入缅作战胜利。
1943 年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在北非开罗举行会议,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中国战场地位:抗击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陆军及部分海空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课堂小结
坚持全民族抗战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课堂练习
1.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 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这体现了 (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D.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排除 C项;材料没有体现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A。
A
课堂练习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C符合题意。故选 C。
C
课堂练习
3.1941年12月—1942年1月,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之际,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此次会战是 ( )
A. 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 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解析】
根据题干“1941年12月……歼灭大批日军”和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获得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故B正确。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