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标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的历史背景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及其学说产生的历史影响目 录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三大工人运动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2.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工人运动也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圣西门(法)欧文(英)傅里叶(法)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新和谐”公社蓝图3.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材料一: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于未来理想社会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剥削、实施共同福利等的美好描述,激发了人们的期待和向往。”——王青山《社会学概论》材料二: 他们虽然有过变革社会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原因:这种理想社会的建设处于探索过程,且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原因: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没有打算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或者说暴力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变革,而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发善心,用改良的方式,故只能是“空想”。合作探究:阅读以下材料,探究“新和谐公社”失败的原因有些?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4.实践基础: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弗 ·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尖锐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经济根源实践基础归纳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指明斗争的目标——明确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明确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表明革命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1、标志:《共产党宣言》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1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充分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材料2:“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贫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来达到目的。2、主要内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3:“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过去一切时代看来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材料4:“……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材料5:“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材料6:“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2、主要内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7:“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的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8:“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的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力的权力”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发展生产力反对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9: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主要内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情境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分析《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历史解释)时间 人物 报纸刊物 内容或发行情况1899年 传教士李提摩太、蔡尔康 《万国公报》 引用宣言一段话1905年 朱执信 《民报》 介绍马、恩的生平和学说1912年 同盟会会员 《民生日报》连载 全译宣言的第一部分1919年 李大钊、陈独秀 《每周评论》名著专栏 用白话文摘译宣言片段1919年 李大钊 《新青年》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摘译宣言重要论述特点:传播主体多元化;以报刊杂志为主要载体;传播内容不断增加,由部分译介到系统介绍。影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7年 马克思出版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辨证关心,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资本论》是一本最彻底地教人认识社会的巨著,全书160万字,马克思为它耗费了40年的心血,前后研究书籍达1500种。在这之前谁也没有像他这样讲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这本书不只是教人认清剥削,消灭剥削,它还教人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织经济,发展经济。甚至它的光焰逼得资本家也不得不学《资本论》,不得不承认劳资对立,设法缓和矛盾。——梁衡《特利尔的幽灵》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革命实践与理论发展(1)革命实践: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2)理论发展: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列宁(1)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实践上: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3)组织上: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重要意义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在巴黎公社运动被镇压下去之后,法国临时政府成立了新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开始酝酿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经过艰苦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美】态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重要意义(4)世界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安启念:《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借鉴;为全球问题解决提供参考,有利于人类的多元发展。《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重要意义(4)世界意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然的、普遍的、核心的特征,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地总量。(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链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强调发展、自由、公平、正义,提供人类解放的新道路;提供科学认识世界、认识问题的方法。具有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让我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我不会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把问题简单化。”——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政治系学生戴茜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重要意义(4)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后,马、恩活动及国际工人运动概况18481864186718711848年欧洲革命成立“国际工人协会”《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巴黎公社运动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第一国际(1864—1876)⑴ 背景:⑵ 成立:⑶ 性质:⑷ 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即“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①团结各国工人阶级,推动工人运动发展,反对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②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③反对非马思想及派别(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广泛传播。⑸ 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2、巴黎公社⑴ 背景:⑵ 成立:⑶ 措施: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国内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巴黎公社建立。政权建设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经济政策 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巴黎公社⑷ 结果:⑸ 性质:⑹ 意义(意义深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⑻ 教训(教训深刻):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必须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必须乘胜追击。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⑺ 经验(经验宝贵):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拓展:认识巴黎公社的爆发和失败⑴ 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它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而爆发,而是因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民族矛盾引发阶级矛盾激化而爆发。故其爆发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⑵ 失败的必然性(失败原因)③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①根本原因: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故其失败具有必然性。②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斗争经验不足巴黎公社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的。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孤军奋战;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乘胜追击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巴黎公社拓展: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⑴ 由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⑵ 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建立):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⑶ 由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胜利):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⑷ 由一国胜利到多国(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二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至多国。⑸ 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中国模式、南斯拉夫模式)由单一的苏联模式,到出现南斯拉夫模式、中国模式等。本课小结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7年《资本论》发表1864年第一国际建立巴黎公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