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洪秀全
(1814年—1864年)
农民家庭
乡村教师
屡试不第
广东花县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材料二: 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今夜退而日升矣……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创立拜上帝会
这一观点透露出何种思想?会受到谁的欢迎?
会,因为教义契合了农民阶级实现平等和建立太平社会的诉求。
壹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壹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
1851年1月
金田起义
壹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道光十三年癸巳,桂平蝗。十四年甲午夏,浔州蝗,复大水。七月初七日,桂平大宣里鹏化、紫荆、五指三山水同发平地深三尺岁大歉。十五年乙未,平南蝗食草木百谷殆尽。
——《浔州府志》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消耗了大约......总计1.2亿多元,相当于国库两年多的全面税收。清政府为支付这批巨额款项而肆意搜刮人民。从1841-1849年的8年中,主要税收地丁税竟增加了330万两,人民的负担增加了好几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843-1850年间,大小不平等的农民起义不下70多起。
——龚云、方之光《农民运动史话》
任务一:试从“内因与外因”的角度探究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①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矛盾激化
②内因: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③自然:广西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壹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851年1月
金田起义
1851年9月
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洪秀全(天王)
杨秀清(东王)
九千岁(天父)
韦昌辉
(北王)
萧朝贵
(西王)
石达开
(翼王)
冯云山
(南王)
八千岁
七千岁
六千岁
五千岁
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并不相等。东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的节制,等级严格。
永安封王有何特点?
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等级特征,未能脱离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851年金田起义
任务二:根据形势图,阅读课文,梳理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
攻克永安,永安建制
1853年攻克南京,定都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1856:北伐和西征
1856年天京事变
颁布《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陷落
想一想:太平军进军为什么如此迅速?
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结合材料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如何分配土地的?体现了洪秀全等人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从积极与消极的视角,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
主要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理想社会: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四有两无)
①革命性: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②进步性: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积极作用。
③局限性:主张在小农经济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851年金田起义
任务二:根据形势图,阅读课文,梳理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
攻克永安,永安建制
1853年攻克南京,定都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1856:北伐和西征
全盛
1856年天京事变
颁布《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陷落
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天王玉玺及玺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
洪秀全龙袍(复制品)(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天王府大殿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天王同其他诸王的关系再也不是兄弟关系,而是君臣上下的关系。每个王都有千人以上的僚属和侍从人员……天王的轿夫六十四人,东王的轿夫四十八人,下至两司马还有轿夫四人。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天京事变
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为扭转颓势,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洪仁玕
陈玉成
李秀成
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洪仁玕
政治上:洪秀全任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1859年,他提出《资政新篇》,以期对太平天国进行改造。
思考:《资政新篇》“新”在哪里?具有怎样的特点?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
新式教育
发展工商业
提出向西方学习
中国近代第一个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不能付诸实践。
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陈玉成
李秀成
曾国藩
“湘军”
李鸿章
“淮军”
VS
洋枪队 华尔
1860年湘军围困安庆,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进逼上海,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淮军抵抗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就义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任务三: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从“主观与客观”视角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天京城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材料二:
五误东王、北王两家相杀……六误翼王与主不合,君臣而忌。
——李秀成
“天朝十误”
材料三:
洪仁玕:“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材料四:
②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观/根本原因)
失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民族革命取得胜利。
任务四: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材料: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革命任务变化: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屈辱史
1840
1842
鸦片战争
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抗争史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64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