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一、教学分析核心素养:1.能通过材料和地图综合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2.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从而建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掌握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理解地形与其他地理要素的联系及成因分析。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地势特征导入:重点掌握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难点在于理解地形与其他地理要素的联系及成因分析。看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慧眼识图:找出三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完成表格内容。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看图,思考:1.与地形图相比,地形剖面图对我国地势阶梯的刻画有什么优点?提示:①直观呈现地势起伏状况;②精准体现地势落差;③便于理解地势特征;④利于分析地势影响。2.如果沿30°N纬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得出的结果是否也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与沿36°N纬线相比,哪个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更典型?提示:能。沿36°N纬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更典型,更直观。3.如果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是否能够显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为什么?提示:不能。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呈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主要沿东西方向延伸。因此经线方向(南北向剖面)需跨越不同纬度地形区,若经线未贯穿三级阶梯的典型区域(如未延伸至东部平原),则无法完整显示。看图,说说我国地势的影响。提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①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②使得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总结: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层峦叠嶂的山地,气势磅礴的高原,广袤无垠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各类地形交错分布。看“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可知:在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平原面积仅占12%。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知识点二 地形特征看“陕西省秦岭盘山公路、青海省海东市红崖村山体滑坡(2022年)、安徽省黄山风景区、浙江省狮峰山茶园”,可看出:山区对生产建设的影响: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山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广大山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山区的发展。三、板书设计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还认识到地形与人类活动、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第2课时 主要地形区一、教学分析核心素养:1.通过材料和了解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在地图上指认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区域认知)2.调查资料,描述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征。(综合思维)3.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从而建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通过地形图、政区图、板块分布图等工具,将地形区的名称、位置、特征可视化,强化空间记忆。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主要地形区导入: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层峦叠嶂的山地,气势磅礴的高原,广袤无垠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各类地形交错分布。看“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可知:在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平原面积仅占12%。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纵横交织的山脉:中国山脉众多,山脉的走向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规律性:通常将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称为纵向山脉,将近东西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称为横向山脉。起伏显著、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镶嵌其中。同一种地形在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很大,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地形的复杂程度。慧眼识图: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并结合资料了解主要特征。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东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三、板书设计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熟练掌握主要地形区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分析实际问题,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doc 第2课时 主要地形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