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鲁迅
中国近代史:
1.农民阶级爱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地主阶级自救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那么在中国,谁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课导入
(一)南昌起义
一、寻路——城市暴动
1.背景
②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①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力量对比表 共产党员 国民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
近6万 1万多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
反革命政变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路在何方?
(一)南昌起义
一、寻路——城市暴动
1.背景
俄国革命道路: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城市→农村→全国)
路在何方?
只有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
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以俄为师
《南昌起义》(绘画)
(一)南昌起义
2.概况
一、寻路——城市暴动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经 过:
·意 义:
1927年8月1日
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
占领南昌→撤出南昌,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
周恩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打响第一枪
军旗升起的地方
纪念八一
——朱德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撑在手, 终归胜利属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
八一建军节
(二)八七会议
一、寻路——城市暴动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
——指明方向
(三)秋收起义
一、寻路——城市暴动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旗 帜: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给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军名、组成
军旗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湖南(湘赣边界)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秋收起义(绘画)
根据这首词,结合教材完善秋收起义的历史信息
(三)秋收起义
一、寻路——城市暴动
·过程:
攻占一些县城

起义军严重受挫

文家市决策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

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 连队上; 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13年中国人口分布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不足10% 90%以上
——摘自杨奎松 《“中间地带”的革命》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三)秋收起义
一、寻路——城市暴动
——转战农村
启示:
学习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起义名称 时间 攻打目标 结果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 南昌 占领南昌,南下广州,敌人封堵,损失惨重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长沙 进攻长沙受挫
二、开路——转战农村
(一)根据地创建
·时 间:
·领导人:
·地 位:
·意 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
毛泽东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材料一: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形以高山和丘陵为主,地势险要,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革命根据地还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摘编自何虎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阅读材料,思考毛泽东为什么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地势险——易守难攻
山林好——物产丰富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历史红——群众基础好
二、开路——转战农村
(二)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油画)
朱德、陈毅
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
毛泽东率领的
工农革命军
1928年4月
会师
湘南的
工农武装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改 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领导:
·影响:
朱德(军长)、毛泽东(党代表)
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壮大了武装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继承和发扬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
三、守路——工农武装割据
(一)开创局面
《怎能受那许多人的吮吸》
材料一: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1928年4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实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声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根据地军民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现金缺乏,从军长到普通战士,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
——《开车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遇到哪些困难?
缺乏农民支持
国民党武力威胁
根据地经济困难
三、守路——工农武装割据
(一)开创局面
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在农村立足?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
①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②建立工农民主政权③坚持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缺乏
农民支持
国民党
武力威胁
根据地
经济困难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
(游击战争)
根据地建设
(经济、军队、政权建设)
农村革命根据地
土地
革命
武装
斗争
中心内容
斗争方式
战略阵地
工农武装割据
三、守路——工农武装割据
(二)古田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9年12月
福建上杭县古田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会后不久,毛泽东写下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会议奠基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守路——工农武装割据
(三)发展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面积最大
最早
中央革命根据地
面积最大:
最早:
思想:
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们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材料一: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但大都数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 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在江西考察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井冈山道路”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说明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三、守路——工农武装割据
三、守路——工农武装割据
(四)建立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时间:
·地点:
·主席: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毛泽东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本课小结
大革命失败
反抗
斗争
南昌起义
八七 会议
秋收起义
南下受挫
敌强我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会师
创建
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将下列实践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事件名称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
内容或意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