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国经济萧条、生灵涂炭。
谁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拯救中国?
共产党
国民党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失败
成果被段祺瑞窃取
陈炯明叛变而失败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需要寻找盟友,改造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共产国际: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中共三大的相关信息。
1923年6月
广州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革命同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1924年
广州
李大钊、毛泽东
林伯渠、瞿秋白
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国民党一大的相关信息。
2.国民党一大
孙中山在苏联帮助下,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材料一: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成校典礼上的演说词
材料二: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材料三:“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办学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
宗旨:培养国民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影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享年59岁。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二.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誓词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北伐战争 开始时间
领导机构
北伐目的
北伐对象
战场战线 初期的主战场是 ,击溃 。在 战场歼灭 。
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 ;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主要战役
先锋部队
主要战果
1926年7月
广州国民政府;总司令蒋介石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吴佩孚
江西
孙传芳
南京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1.北伐战争概况
材料二:广东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三千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北伐军向长沙开进时,中共湖南区委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带路、侦察、运输、扫雷、担架、慰劳、扰乱敌人后方等工作,还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战斗。
材料一: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一场以“国民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北伐的胜利进军就是该运动的硕果。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采纳了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即“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方针是正确的。
2.北伐胜利的原因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中国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人数表
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上海工人
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最终胜利
3.工农革命运动
蒋介石
1927年4月
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1927年7月“分共”会议
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
至此,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宣告失败。
此后,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流,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
三.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高涨的工农革命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在南京另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政府
1.反革命政变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和天津一带
日本为扩大在东北的利益,炸毁火车,张作霖重伤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2.东北易帜
探究: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材料一:1927年蒋介石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了。
——摘编自《青年之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未完成
未改变
材料:当各帝国主义感到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必然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对付革命力量;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对革命的背叛,大大削弱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强行通过了《国共合作十一条》,仍然认为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的领导地位,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在当时,除了周恩来等少数人从实践中认识到军事工作的意义外,大多数共产党人不重视军队。
1.请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2.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中应汲取怎样的教训?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帝国主义的干涉。
3.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教训: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并重视革命武装
1924.1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26.7
高潮
1927.4.12
国共关系
破裂
1924.5
发展
1927.7.15
国民革命
失败
1923
铺垫
1928
国民政府
名义统一
国民党一大
召开
创建
黄埔军校
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
七一五政变
进行
北伐战争
中共三大
召开
张学良
东北易帜
北伐战争
成功
国民大革命
失败
课堂小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开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地点、要职、意义)
高潮
结果:
国民革命失败
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分共会议”
准备
北伐战争
(1926-1928年;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1.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B
D
2.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湖南、湖北等地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妇女救护队和宣传队随军出征;国共两党兴办女子学校和训练班、讲习所,培养妇女干部。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北洋军阀统治的覆灭 B.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3.1924年的《真正革命歌》写道:“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这表明了(  )
A.作者的反帝反封建理念 B.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
C.北伐取得辉煌战果 D.群众积极参加革命
A
C
4.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