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单元导读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胜利1931年1937年1945年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1931.9.18-1945.9.2)国共关系变化:对立→合作矛盾变化:阶级矛盾为主→民族矛盾为主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残历碑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日本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1、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借口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件3、结果四个月内东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4、日寇罪行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掠夺资源,缓和国内矛盾根本:直接:5、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序幕《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马占山杨靖宇赵一曼5、局部抗战开始——东北东北抗日联军1932年,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尚志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变为东北抗日联军。5、局部抗战开始——华北(1)1933年,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抗击日军。(2)在喜峰口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官兵手持大刀,杀伤大量日军。(3)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率部在察哈尔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4)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日军最终控制长城一线和冀东。冯玉祥吉鸿昌九一八事变后侵占区1933年侵占区1935年下半年华北五省自治二、日本侵华的继续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日本侵华的继续①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② 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停止内战, 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二、日本侵华的继续和中国人民的抗争2、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二九远动①时间1935年12月9日②人物北平学生③口号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④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3. 瓦窑堡会议日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①时间1935年底②主要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①作者毛泽东②主要内容1、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三、国共联合抗日——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审蒋、除蒋”方针只会导致内战的发生,帮助日本侵华野心的实现。周恩来认为,杀蒋泄恨事小,酿成内乱放日本长驱直入事大。请各自检讨与忍耐,勿使和平绝望;更请于军事讨伐前,先尽力求委员长之出险。战争之后,(蒋介石)不为其亲自统帅之陆空军轰炸所误中而丧生,亦将被张、杨军队所杀害。——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蒋介石将军素主“剿共”,因而日本鲜能获得口实以侵略中国。反之,张学良此次行动,适足以肇害中国;而西方各国在远东保有利益者,亦为之感觉不安矣。——美国《民声讲坛报》西安事变和绑架蒋震惊了中外。国民党右派领袖(何应钦)立即决定进行讨伐,并派飞机到西安展示实力。中国再一次处在了内战的边缘。三、国共联合抗日——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2、结果蒋介石口头承诺接受“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后被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国共联合抗日——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3、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②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③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课堂小结2.下表反映了《申报》上每年出现的“中华民族”次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近代以来外族入侵加剧B.西方民族主义观念兴起C.五四运动促进民众觉醒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A1.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曾被传唱于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历史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鸦片战争C.四一二政变 D.华北危机A3.“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材料表述的是一二 九运动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发表文章说,从1935年起,“民族解放大学校”已经开学,这个大学没有围墙,学生至少也有四万万,学校功课只有一门,叫“民族解放教学做”,等到一切失地收回,就举行毕业典礼。这表明,陶行知意在( )A.改变传统社会习俗 B.鼓励兴办新式学校C.号召全体国民积极抗日 D.呼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