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七律 ·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迎难而上——长征的原因结合上节课所学和地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如何?面对此形势,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军事“围剿”次数 国民党 红军 红军指挥 战略战术 结果第一次 10万 4万 毛泽东 制定了符合根据地特点的战略战术:如避敌主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第二次 20万 5万 第三次 30万 3万 第四次 30万 7万 朱德、周恩来 第五次 50万 8万 全面出击 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让敌人侵占寸土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韩荣璋、肖裕声、杜魏华《中共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始末》一、迎难而上——长征的原因请依据材料指出,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胜利博古、李德失利原因: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难”为什么还要长征?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渡过湘江、乌江长征前期路线过雪山草地2.透析转折点博古毛泽东蒋介石又在湘西等地布置了新的口袋阵,集结了20万军队,坐等红军自投罗网。——遵义会议(1)背景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①瑞金(出发)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VS分歧③强渡乌江④遵义会议二、 二、排忧解难——长征的过程遵义会议会址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李德《遵义会议》作者:沈尧伊探究1:请先阅读教材,再观察图片,结合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评析人物的位置安排、目光聚焦、神态、会场环境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李德《遵义会议》作者:沈尧伊不满、边缘化教条主义①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周恩来、毛泽东等负责军事。随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 为主要代表的 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 ,开始形成以__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2.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毛泽东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红军党中国革命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遵义会议(1935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14年14年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标志)二、排忧解难——长征的过程迎难而上——长征的原因历史意义:革命形势日趋明朗1.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2.坚定北上抗日毛泽东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渡过湘江、乌江长征后期路线材料一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毛泽东材料二 他们是经过长征锻炼,战胜了严寒、疲劳、疾病、流血、战斗、分裂之后保留下来的革命骨干,是中华民族精华的荟萃。——刘喜发《红军长征全史》材料三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在极其险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长征胜利的意义三、难能可贵——长征的意义——视频资源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频《山河岁月》思考:单衣爬雪山,绝粮过草地,从出发时的30万人,到长征胜利的3万人,工农红军创造人间奇迹,依靠的是什么呢?伟大长征精神!三、难能可贵——长征的意义三、难能可贵——长征的意义伟大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谈谈你心中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什么?三、难能可贵——长征的意义长征原因过程意义军事行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1934年10月江西瑞金转折:遵义会议结束:1936年10月会宁会师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伟大长征精神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三大主力会师吴起镇会师瑞金出发四道封锁强渡乌江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课堂小结1.“红军草,红军草,风吹叶儿轻轻摇;黄花开像五角星,叶儿闪闪亮,花儿放金光,远远望着就像红军笑。”与这首20世纪30年代云南彝族地区的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胜利会师 B.百团大战的胜利C.二万五千里长征 D.中共七大的召开C2.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 )A.做出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 B.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3.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肯定了中国共产党(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作风C.全面抗战的路线 D.统一战线的政策A4.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A.冲破了四道封锁线 B.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