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2.1 世界海陆分布第1课时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七大洲一、教学分析核心素养: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七大洲的名称以及分布。(区域认知)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综合思维)教学重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七大洲的位置教学难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讨论、提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自制七大洲、四大洋挂图、拼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胶带纸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教师提问:世界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学生回答: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教师提问:这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请问:地球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学生回答:因为海洋是蓝色的。教师提问:地球上除了海洋还有什么呢?学生回答:陆地。教师提问:看世界海陆分布图,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思考:同学们,你们告诉老师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提示:海洋面积大。教师归纳:根据科学家测算,目前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常说,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教师归纳: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约占48%。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约占90%。思考: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均匀吗?提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教师总结: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知识点二 七大洲课件展示:图:“大陆、岛屿、半岛、洲”。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大陆、岛屿、半岛、洲。教师归纳: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氛围面积广大的大陆和面积较小的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称为半岛。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洲。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三大洲。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学生边指边讲,非常准确)思考:同学们知道各大洲名称的由来吗?提示: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处”。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一词源于希腊文,是“阳光灼热之地”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最早提出“新大陆”的概念,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块大陆称为亚美利加大陆。南极洲由于地处地球最南端而得名。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处”。大洋洲因其处于大洋的包围之中而得名。思考: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学生积极参与,在拼图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就请别的学生来纠正。)教师提问: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在做这个游戏时,你们会注意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回答:主要是要注意每个大洲大致的经纬度位置。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什么?学生回答:除南级洲外,其他大洲南北对称分布。教师提问:很好,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归纳:很多科学家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来。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有的以山脉、河流、湖泊和海峡等为分界线,这些是天然分界线;有的以运河为分界线,这是非天然分界线。教师提问:同学们找一找:亚洲与欧洲、亚洲和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提示:我找到了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提问:那你们知道七大洲的基本特征吗?提示:亚洲世界是第一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南美洲是世界第四大洲,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第五大洲,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很低,终年积雪,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平均海拔最低。大洋洲是世界第七大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用提问的方式小结:教师提问: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回答:我知道了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我知道了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大海洋、七大洲的位置。……三、板书设计四、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基础知识,更培养了读图、用图的能力,以及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多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探索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2.1 世界海陆分布第2课时 四大洋 海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教学分析核心素养: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分布。(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重点难点:四大洋的位置、海洋对人们的影响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讨论、提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四大洋挂图、拼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胶带纸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四大洋出示:课件出示四大洋图,认识四大洋。教师归纳:地球上的海洋虽然彼此相通,但被陆地分割,明显地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思考: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洋?什么叫海?什么叫海峡吗?提示: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叫作海峡。提问: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四大洋范围及特征。提示: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东面是南、北美洲,南面是南极洲。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形状呈“S”形。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临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包围,南部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相同。北冰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维度很低。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知识点二 海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读教材,继续说一说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提示: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海洋空间包括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等区域。海洋空间资源主要用于海洋运输、港口建设、临港工业、海底通信等方面。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海滨游览胜地、海洋公园以及海底观光旅游等的开发,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4万种以上,其中包含1万多种海洋植物和20多万种海洋动物。自古以来,海洋生物就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生物还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和多金属结核等,是人类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来源。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发现了数百个海底油气田。海洋通过调节气候,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例如,沿海地区一般空气更加湿润,降水也较多,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为舒适。但是,沿海地区的人们也需要应对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海洋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海洋环境。例如,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带来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也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是当今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选择。保护海洋、珍爱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用提问的方式小结:教师提问: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回答:我知道了地球上四大洋的位置,还知道了海洋对人类的作用。……三、板书设计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大洋及其所构成的海洋系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又在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在享受海洋带来的福祉时,更应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海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1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七大洲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 2.1.2四大洋 海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