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丨八年级上册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结合材料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掌握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召开的相关史事,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了解全国工人运动高涨局面的基本史事。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
1920年春,受陈独秀委托,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全身心投入《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翻译。他以日文版为底本,与英文版相对照,于4月底完成了中文译稿。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很快风行全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左图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8月版,
因印制工作疏忽,书名被印成《共党产宣言》;
右图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9月版。
0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材料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是什么事件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卡尔·马克思
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
动的先驱李大钊》
是谁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李大钊
(1889—1927)
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李大钊,直隶乐亭人,中国马克思主
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早年在日本留学期
间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1936年,毛泽东会见斯诺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19年9月
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
1920年3月
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力量强大,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主宰。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南陈北李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0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①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比较发达的大城市。
②在海外(日本、法国)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思考: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有何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无产阶级壮大
工人运动发展
五四运动
思想 基础
阶级 基础
组织
基础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中共一大召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中共一大的基本内容。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 内容 党纲: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书记: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复制品)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但不符合国情
忽视了农民问题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
思考: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中共一大
意义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①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实现共产主义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奋斗目标:
“焕然一新”指哪些“新”
性质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改变了中国又改变了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诞生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地主阶级是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必然维护封建统治者,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不彻底,都有妥协性;且容易脱离群众,资产阶级利益与无产阶级利益本质上还是对立的。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必须依靠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具有科学理论指导和严密组织性的先进政党 —— 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必然性。
【问题拓展】为何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尝试没能成功?
时间
地点
内容
历史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召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中共二大的基本内容。
中共二大会议召开地址
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
最高纲领
民主革命任务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继续,其民主革命纲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对比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 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地 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
纲 领
意 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反帝反封建)。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03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 间
口 号
意 义
结 果
1923年2月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遭到血腥镇压(“二七惨案”),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林祥谦
(1)中国革命的敌人是谁?力量如何?
(2)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能否完成民主革命?
教训: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概况
中共
二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