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习近平总书记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启迪我们在回看、比较、远眺后更好地前行。
出处
总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PART
01
回看过去的路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你能区分图片反映的社会形态的特点吗?
01
回看过去的路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趋势: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力
生产力
生产力
01
回看过去的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
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
生产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决定
反作用
加工
利用
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品的分配形式
人与人的关系
01
回看过去的路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 《资本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失败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军阀混战,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步伐。
任务一:结合材料一,回顾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原因。
任务二: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就是历史的进步吗?结合材料二说明
材料一:
材料二:
小结:
1.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发展的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回看走过的路——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PART
02
比较别人的路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德国王朝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战争






我国救国坎坷路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成功
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是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02
比较别人的路
西欧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
英 德 法 美
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王朝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时间 1688年 1871年 1875年 1787年
文献 《权利法案》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宪法》 《1787年宪法》
02
比较别人的路
统一性: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收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理有着不同的表现。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习主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PART
03
远眺前行的路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03
远眺前行的路
(1)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
(3)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
(4)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
(5)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
(6)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03
远眺前行的路
科学真理性:
它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它与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历史必然性: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以问题的正确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统一性
多样性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
回看走过的路
社会主义必将胜利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1.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且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这表明( )
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②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
③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④中国式现代化以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为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巩固提升
A
【详解】①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且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③错误。④: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或者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