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法治社会(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法治社会(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工程
法治国家(目标)
法治政府(主体)
法治社会(基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8月29日,河北通报了唐山某烧烤店打人事件最新调查处理进展。检察机关对陈某志等28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对15名相关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对8名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初步查出违纪违法及涉嫌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问题,释放出严惩恶势力、严查“保护伞”的强烈信号。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无论是深入调查案件、严查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还是下一步公正办理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都是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思考:法治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的含义: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法治社会的地位: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在多年法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如今,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看待问题、解决矛盾,将问题矛盾放在法律框架下处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法治意识逐渐植根于人们的头脑深处,当遇到诸如合同纠纷、消费欺诈等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和习惯。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法治社会的什么特征?
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信法
3、法治社会的特征: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随着我国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从2011年“醉驾入刑”后,酒后驾车行为及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思考:你身边是否存在酒驾行为 治理酒驾体现了法治社会的什么特征?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守法
3、法治社会的特征: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老李孩子眼睛受到了伤害,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他不走司法程序,一味地想“私了”,没有什么依据地提出36万元的赔偿。教育局建议走司法程序更在理。向学校索赔,不走司法程序,就是学校想赔偿,这钱都没法出。没有依据的支出,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如果走司法程序,学校凭判决书进行理赔,才合理合法。
解决问题,不能只想怎么做对自己“有利”,还必须想到怎么做自己才“有理”。“有理”才应该“有利”。无理也想不择手段地获利,那就是无理取闹。不走正规渠道,信私不信公,信访不信法,首先提出巨额赔偿,当得不到满足时便走上访之路,当上访也无济于事之时,便以“一死了之”相威胁,制造舆情博得人们同情。老李把一件普通的民事纠纷,弄得沸沸扬扬。整个过程,酷似“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校闹套路。
思考:老李的维权做法错在哪?老李应该怎样维权?体现了法治社会的什么特征?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用法
3、法治社会的特征: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世界上最牛的一句话:“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
思考:这个人牛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怕讹?
因为他懂法,他的法律意识强。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牛,不是他开着豪车,住着豪宅,而是当他看到有老人摔倒的时候,他敢过去扶!即使被讹诈或者诬陷也会淡然潇洒的说一句:“有事找我律师谈!”
思考:
1.“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需要怎么做
2.律师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请得起律师啊!怎么办
3.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都不愿意深陷官司纠纷啊!那么想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官司呢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深入普法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1、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1、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
某地为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行了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化解社会矛盾,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
建设完备的
法律服务体系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该地是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
(1)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2、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二、建设法治社会
课堂小结
法治社会
建设
法治社会
如何
意义
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的含义
法治社会的特征
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小练
A
2.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遇事就靠“闹”来解决,似乎不闹就得不到合理解决。靠“闹”解决问题
①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 
②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 
③说明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课堂小练
C
3.某区现建有44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国土、住建等矛盾纠纷易发部门成立了13个调解工作室,在镇(街道)设置了32个治安纠纷调解工作室13个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和13家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服务覆盖全区。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治观念
B.避免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美丽家园
C.维护群众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弘扬法治精神,减少基层违法行为
课堂小练
C
4.我国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为此,国家宣传部门要
①坚持不懈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德治结合中推进宪法实施 
②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为人们崇尚宪法创造良好氛围
③强化法治文化对道德的支撑作用,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 
④会同有关部门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使宪法、法律走进千家万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课堂小练
D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中一年时间在全区广泛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③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④司法体制和维护权益机制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小练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