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江县实验中学2025年春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I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学习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B.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最终“发现”美洲C.迪亚士带领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于1488年到达非洲好望角D.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下图的漫画所反映的政体形式,是西方哪一国家在17、18世纪所采用的()君麦签吴寄黎夫余7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3.“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A.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B.处死路易十六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攻占巴士底狱4.某同学在整理单元复习知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卡片内容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由此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5.“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林肯获此赞誉的主要原因是A.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B.推行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D.实行新政,带领国家走出经济大危机6.下图三位历史人物共同精神品质是(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A.敢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B.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精神2C.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D.勇于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7.明治维新时,《教学大旨》载:“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由此可知,明治维新的特点是()A.照搬西方的文明B.完全自主地创新C.学习西方但立足于国情D.借鉴最先进文明8.有人说,17世纪的某人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物理学)驱逐了出去:19世纪的某人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生物学)驱逐了出去。这两个人物分别是()A.苏格拉底和达·芬奇B.伏尔泰和但丁C.牛顿和莎士比亚D.牛顿和达尔文9.“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例如一战后,在欧洲形成了“凡尔赛体系”。但丘吉尔却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盒事”。这主要是因为()A.协约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B.英国称霸世界的愿望未实现C.美国没有因此而获得利益D.埋下了未来世界大战的隐患10.下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前期国际关系的政治漫画.与此漫画有关的法理是()烟写“门户开效”“机会均等”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波茨坦公告》D.《开罗宣言》11.罗斯福反对以单一的救济制度来扶助百姓,主张政府创造就业机会,让民众在摆脱贫穷的同时又不至于伤害尊严与自力更生精神。由此可知,罗斯福主张()A.加强工业计划指导B.整顿金融体系C.推行“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政策12.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A.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B.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C.表明战胜国任意宰割战败国D.体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3.如图示意图展示的是1951年1968年1993年2002年六国组建欧洲实施共同关税《马斯特里赫特开始使用煤钢共同体贸易政策条约》生效统一货币A.欧洲国际地位的演变B.美苏争霸的历程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西欧联合的进程1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在线支付”“直播带货”“线上拼单”等热词频出,这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说明互联网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己经取代了实体经济C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D.使人们沟通更为便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