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新课导入
19世纪末,侵入山东冠县的外国教会势力,强行在梨园屯公共土地上建教堂,引起当地村民强烈不满。村民请来威县的梅花拳拳师支援,共同反抗教会压迫。在斗争中,他们打出“义和拳”的名号,于1898年10月在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义和团是个怎样的组织?它的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威县义和拳议事厅旧址
一、义和团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组织发展而来,主要成员是农民。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加之华北地区干旱严重,这些组织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义和团形势图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义和团,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起刀,
保国逞英雄。
——义和团歌谣
反清秘密结社组织或单纯习武团体
一、义和团运动
2.义和团运动概况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③斗争对象:
帝国主义侵略者
⑥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④时 间:
19世纪末
⑤地 点:
山东、直隶一带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⑦斗争方式:张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轨、砍断电线等。
一、义和团运动
3.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
清政府
剿 灭
招 抚
义和团
获得合法地位
变化原因: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平原县义和拳与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对义和团采取剿杀政策。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 …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清政府对义和团时“剿”时“抚”,客观上有利于义和团的发展。
4.发展
政策
斗争
成就
清政府对义和团时剿时抚
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深入京津地区,产生很大影响。
义和团, 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义和团歌谣
一、义和团运动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
5.口 号:
扶清灭洋
表明了当时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扶清”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让群众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灭洋”
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意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盲目排外。
* 迷信色彩。
农民阶级局限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失败
一、义和团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西摩尔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外国侵略者感到他们在华权益受到威胁。
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2.概况
①时间:
③侵略者:
1900年(庚子年)
英 美 俄 日 法 德 意 奥
②头目:
西摩尔(前期)、瓦德西(接任者)
④进军路线: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二、抗击八国联军
3.过程:
(1)廊坊阻击战
北京
天津
联军乘火车前往
遭到义和团阻击,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廊坊
西摩尔
抵达廊坊的八国联军
二、抗击八国联军
(2)攻陷大沽炮台
与此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
这时,传来列强要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的谎报,以及联军进攻大沽炮台的消息。慈禧太后愤怒之下,在御前会议上发布“宣战诏书”。
大沽口炮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北京外国军队射杀团民
对外宣战!
3.过程:
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公布“宣战诏书”,同时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宣战。同时清廷还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二、抗击八国联军
(3)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
义和团围困下的英国公使馆
被义和团用火药重创的西什库教堂
北京
3.过程:
在北京,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侵略者的义愤,默许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这成为列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二、抗击八国联军
(4)天津保卫战
激战老龙头火车站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的义和团联合清军,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聂士成血祭八里台
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
3.过程:
二、抗击八国联军
(5)慈禧西逃→下令剿杀义和团 攻占北京: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近2万人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狼狈西逃。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3.过程: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
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清政府态度
剿灭
招抚
剿灭
3.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德】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
瓦德西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法国抢来的耕牛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5.北京侵略暴行
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二、抗击八国联军
§相关史事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永乐大典》等珍贵图书文物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当时的北京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相关史事
1900年7月中旬,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调集约15万军队,兵分七路,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到10月底,东北地区全部沦陷。其间,俄军先后制造了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等惨案。在海兰泡,俄军把居住在当地的中国居民5000多人赶往黑龙江边,强迫他们渡江。当时江水湍急、狂风呼啸,跳进江水的人很快溺亡。对不敢下水的,俄军就刀砍斧劈,开枪射击。最后侥幸过江的不足百人。在江东六十四屯,俄军放火烧毁各屯房屋,残酷屠杀当地中国居民2000多人。
一、义和团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辛丑年)
清政府 与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国
2.签订国:
李鸿章
三、《辛丑条约》签订
三、《辛丑条约》签订
当庆亲王正拿起笔准备在《辛丑条约》上签字时,李 鸿章突然接过笔说道:“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签完字后,李鸿章突然剧烈咳嗽,吐血不止,病情急剧恶化。
1901年11月7日,早已开始大口吐血的李鸿章在病逝前一小时,俄国公使还在病床旁逼迫他就中俄的一份条约签字。
李鸿章20岁时曾作诗: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而在78岁临终前,他遗诗一首: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从“欲封侯”到“孤臣泪”,李鸿章甘苦自知。
李鸿章(1823—1901)
三、《辛丑条约》签订
3.《辛丑条约》内容
内容 危害
教育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清廷处于各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使清政府的外交机构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惩办“首祸诸臣”,在华北等地区停止科举考试5年
加强对中国人民的心理征服
3.《辛丑条约》的影响
材料一: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能够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辛丑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慈禧携光绪皇帝回到北京。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的不平等条约;(地位)
②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三、《辛丑条约》签订
任人摆布的清廷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的朝廷”
三、《辛丑条约》签订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拓展延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辛丑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课堂思考:中国向何处去?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中国一步一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学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学制度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政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清政府虽逐渐推行新政,汉人始终不信服他们。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课堂小结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2.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
运动
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3.《辛丑条约》签订
斗争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
口号:扶清灭洋
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过程
内容:惩、赔、划、拆、禁、改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随堂训练
1.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D
B
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 ( )
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
D
C
随堂训练
5、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D.赵六的妹妹去英国留学
C
随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