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周考试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因和血脉 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是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阶段,指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诸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阶段,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形态。该论述(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②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理论③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尽管全球市场动荡,但美国Top10大富豪在2024年财富增加了365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净赚约10亿美元,而许多普通人却在为收支平衡而挣扎。这一现象( )①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证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③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将发生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④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Y中学高一学生小强在学习了有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搭配正确的有( )①能够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人类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②城市的出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③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④资本家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意在逐渐消除对于雇佣工人的剥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①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②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③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和路径④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大溪文化因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上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据此可推断,大溪文化所处的时代(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和最低阶段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使用的工具为简单打制的石器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城市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加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列宁指出,“现在已经不是小企业同大企业、技术落后的企业同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竞争。现在已经是垄断者在扼杀那些不屈服于垄断、不屈服于垄断的压迫和摆布的企业了。”说法正确的是( )①垄断资本主义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根本目的②扼杀竞争对手以巩固垄断地位,是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③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是大垄断企业的利益,而非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文中指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这表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①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今日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②为党和人民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开辟了新的道路③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基础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5年1月,意大利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罢工。此次罢工的出现是因为各领域从业者对增长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和增加福利的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是民众对政府新财年预算法案和长期财政政策的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据此,某班同学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当代资本主义劳资矛盾已转化为劳动者与政府的矛盾②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出现大罢工的根源③阶级斗争才是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唯一正确途径④资本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可能对工人作出短暂妥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频现罢工潮是由于受雇者工资较低,可以通过谈判加以避免。这个观点( )A.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难以治愈的B.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化解C.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愈发激化D.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取代11.1917年,伟大的十月革命在彼得格勒爆发,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十月革命( )①无产阶级第一次进行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③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④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明朝时期流传一首歌谣,“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造成这首民谣中反映的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残酷的地租剥削 D.封建的君主专制13.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①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恩格斯将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与达尔文发现物种起源学说相类比,生动地指出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正是由于唯物史观的提出,社会主义学说才得以从乌托邦的荒漠中摆脱出来。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在于( )①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②奠定了社会主义实现科学飞跃的实践基础③揭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④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一般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5年4月24日,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泊所遗址是商周至汉晋时期云南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出土有“滇国相印”封泥、“益州太守章”封泥、简牍等重要遗物。河泊所遗址的发掘成果实证了西南边疆自古以来的国家认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叙事的重要范例。关于该遗址反映的社会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①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②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③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这一新路子( )①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与时代发展要求②是共同富裕在城市发展中的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③表明我国城市发展摒弃了西方城市化模式,走自己独创的全新道路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城市发展领域的具体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助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3大题,52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17.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毛泽东同志终身酷爱读书且最爱《共产党宣言》。在他的一生中,读的遍数最多、读的最熟、读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最爱的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旗帜,它永远引领我们向前、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讲述陈望道同志首译《共产党宣言》、真理之甘的故事,并就《共产党宣言》的时代价值发表重要讲话。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最爱的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旗帜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他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一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摘自《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19.从党的二十大开始的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作出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壮美图景已经展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完成好中心任务、落实好两步走战略安排,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版图和态势,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C A A C A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A D C B17.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并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对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及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8.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