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周考试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班学生以“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甲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确立
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丁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2.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温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1956年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包含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中国化”。对上述讲话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要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适应
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工业化的共性与我国工业化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指明的出路是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进而转入社会主义。这表明( )
①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互相衔接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形势任务,立足自身国情实际,观照时代,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中国建设中,始终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为引领,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和国家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下列符合新中国史主题主线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五四运动,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委托起草的会议宣言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宣示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不断前进。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抗战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前提条件
②抗战胜利显示中国人民的团结伟力,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③抗战胜利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抗日战争孕育形成了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④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从197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到1992年提升至317.32亿元,再到2024年突破3.68万亿元。今天的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由深圳的成功可推断出(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微微巨轮。”由此可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让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材料说明( )
①“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中国成为了科技强国②“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苏联的援助是中国这一时期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④“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重要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共八大对中国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
①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③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社会革命
③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④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助力我国经济实现历史性跃升。这些重大战略部署( )
A.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B.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C.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D.说明我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 )
A.是党所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没有完成时B.必须纵深推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C.有强大的活力,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应变革上层建筑,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大题,52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基于当时我国国情,经过广泛调研,中共八大做出了正确的政策部署。
材料二:“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但照抄是很危险的,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投身建设的积极性高涨。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4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百年前,李大钊同志振臂高呼:“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百年历程,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们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1)党的二十大重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是什么?
(2)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这一观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A C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C C A B
17.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我国国情,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8.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②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1)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①1956年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科技发展等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能救中国,它没有辜负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