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①人们能够根据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具体的联系
第一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考试试题(卷)
②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立足部分,综合考察整体,达到效果最大化
高二政治
④掌橙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
诗词符合发展观点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
③沉舟侧胖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A.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指导
8.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
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说明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知识的概括总结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够促成事物的质变
2.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下列观点与其蕴含的哲学观
③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点相近的选项是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①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①3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9.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党的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3省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
3.在2022年10月16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
力支持配合,京津凳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
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下列
作,推动京津英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示范区。落实上述要求
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①是基于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已发展到终极阶段
②必须遵循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认识秩序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能够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有益经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3③
4.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仨自己已的
10.202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和国内疫
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已。这是因为
情散发多发等多重超顶期考验,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①事物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意识能动性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我国经济就会稳中有升,健康发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的唯一特性
④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展。这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①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准确预判我国经济发及走势
5.右面漫画启示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
快还款!使还款!
②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A.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消费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B.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性消费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止矛盾向不利的方向转化
C.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消费
A.①④
B.①3③
C.②3
D.②④
D.遵循客观规律,从众消费
11.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6.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重组科学技术部,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不同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依赖于感性认识
部门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并实现统筹协调,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治理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能力,进一步破除制钓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科技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我国关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健核心技术攻关的制度优势。此举反映出
D.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高二政治(一)
第1页(共4页)
高二政治(一)
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