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新课导入1948年冬,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带领村里的小车队,为前线解放军运送物资。临行前,他携带一根小竹竿当拄棍。每到一地,就把地名刻在竹竿上。最后统计下来,他经过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村庄,行程2500多千米。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广大农民为何踊跃支援解放军?这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怎样的关系?唐和恩和他的刻有沿途地名的小竹竿一、解放区土地改革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解放区土地改革1.背景:材料研读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毛泽东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不均衡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解放区土地改革2.政策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拥护减租减息政策抗战胜利后,为充分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原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解放区土地改革①开始时间、区域:②土地政策:③土改文件:④土改方式:⑤土改总路线:1947年 解放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放区的土地政策3.概况: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第六条 除本法第九条乙项所规定者外,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中国土地法大纲》(节选)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区土地改革4.结果: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工作和斗争,解放区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农具、耕畜、房屋等。翻身农民丈量土地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土地改革各地斗地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5.意义:农民支援前线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区农民送亲人参军贫雇农占农村人口的70%以上,雇农(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 )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贫农(只有较少土地)是半无产阶级。他们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土改中的主力军。中农是农村中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很不稳定,一部分人还受别人剥削。在土改中把贫雇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就是农村90%的人口结成的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解放区土地改革知识拓展: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一、解放区土地改革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经过一年的战争,国民党军队主力深陷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中共中央抓住机遇,决定挺进中原,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区域解放区1947年1947年夏,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跃进大别山邓小平 、刘伯承(1)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头一年,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战略上敌攻我守。(2)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后,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统区。解放区军民由守转攻。随后,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南京武汉蒋重点进攻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人,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1.跃进大别山大别山1947年夏,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晋冀鲁豫挺进豫西陈毅、粟裕华东解放军挺进苏鲁豫皖刘邓大军南京武汉解放区各解放区分界线晋冀鲁豫解放军进攻方向华东解放区进攻方向西北解放区进攻方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主要地点1948年5月,在解放河北隆化战斗中,共产党员董存瑞率全班连续炸掉4座炮楼、5座碉堡。部队发起冲锋时,突然遭到一座桥型暗堡中机枪火力的封锁,突击受阻。董存瑞冲到桥下,却发现这座暗堡无处放置炸药,但总攻时间已到,他毅然托起炸药包,抵住桥身炸毁暗堡,壮烈牺牲,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1950年9月,董存瑞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1946年6月1947年6月130万人430万人195万人373万人280万人365万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8年秋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军队人数 后方 装备 士气 形势共产党 130万-280万 巩固 大大改善 高涨 主动国民党 430万-365万 危机 略占优势 低落 被动从这组敌我力量对比表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2.三大战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及时抓住决战时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针对各战场不同情况制定作战方针,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材料:斯特朗说,她在蒋管区所看见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国民党军队靠“抓壮丁”补充兵源。斯特朗特别引述了山西南部已经实行土地改革的朱宁村的村民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信。“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们清算并夺回了地主夺走的血汗钱。我们买了牛,买了驴,还有取暖用的燃料。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教导,搞好生产。”“我们听说蒋介石要进攻您居住的地方——延安。他的企图绝不能得逞。我们即使掉脑袋,也要和他拼到底。”——摘编自谭奇伦《从蒋介石等人的自白看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2.三大战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辽沈战役锦州关门打狗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时间 1948年9月至11月地点 东北部队 东北野战军指挥员 林彪、罗荣桓概况 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材料1:东北野战军到1948年8月,总兵力已达103万人。国军东北兵力50万。材料2: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解放,土改基本完成,解放区得到巩固,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军工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人力物力比较充足,已经对国民党军形成局部优势。【问题思考】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兵力对比:东北战场的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2)两军态势: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我军在东北根据地的战备物资充足,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3)战局延伸: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300万人290万人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国民党军队。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徐州淮海战役实际上成为五百万对八十万。……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歼敌改编55万人2.三大战役—淮海战役时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地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部队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指挥员 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概况 歼灭大量敌军,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徐州猛虎掏心辽沈战役锦州淮海战役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民工 543万人担架 30.5万副大小车 88万辆牲畜 76.7万头船只 8500只筹粮 9.6亿斤挑子 20.6万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歼敌55万余人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淮海战役证明:民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关门打狗改编和歼敌人数最多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2.三大战役—淮海战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辽沈战役形势图平津战役:瓮中捉鳖①和平解放可以减少人员伤亡,是民心所向;②保护北平古迹和文物不受破坏。为何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北平歼敌改编52万人2.三大战役—平津战役时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地点 华北地区(张家口、天津、北平)部队 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指挥员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概况 先后攻占张家口、天津,包围北平。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后举行盛大入城式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大战役意义: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战役 名称 指挥员 作战 部队 结果 战术辽沈 战役淮海 战役平津 战役林彪罗荣桓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野战军华北人民解放军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东北野战军猛虎掏心锦州徐州瓮中捉鳖傅作义影响: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辽沈战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3.南京解放南京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全记录》我不愿看到一个分裂的中国!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国共划江而治,好不好…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3.南京解放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1950年4月和5月,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至此,大陆除西藏外都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相关史事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见大势已去,秘密从上海中央银行国库转移435万两黄金到台湾。又将大批文物和珍贵文献资料运往台湾,仅北平故宫文物就有2972箱,其中古物1434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中央博物馆文物852箱,还有近20万册善本古籍、40万件明清档案文献等珍贵历史资料。上海市政府公告食物字第30号本市七月份计米一市斗净重十五市斤。由市民凭配售证在住区内粮食配售店选购。美国供应米每市斗一百万元;政府储备米每市斗一百万元。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正确决策赢得全国民心,解放区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获得农民广泛拥护,国统区民主运动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以及中共中央的正确战略决策与英明指挥,都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原因。解放战争时期……四大家族的财富骤然增至200亿美元之多,达到发展顶峰,垄断金融、工矿业等;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毛主席啊,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一定打倒大地主,打倒反动派……”——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农民土地改革,顺应民需贪污腐败,一党包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联合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政风廉洁,统一战线最显著一点,就是一般军长、师长,不经过请假的手续,可以随便离开自己的职守,自由行动……——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我们政府误信马歇尔的调处,将最精良的国军开到东北,以致内地空虚。 ——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军纪涣散,战略失误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着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他。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以军规的形式强调革命军队的政治、群众纪律。军纪严明、战略得当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947年5月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人民用小推车为解放军运送物资不得人心民心所向国民党——败共产党——胜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与前两次有着本质区别。祖国统一,不可阻挡!知识回顾 台湾的三次分离和两次回归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台湾的第三次分离有和不同?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一、解放区土地改革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间:地点:目的:内容: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成立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②党的奋斗目标: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全党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进京赶考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和外患频仍、长期战乱、四分五裂的局面课堂小结战略进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9——1948.11淮海战役1948.11——1949.1平津战役1948.11——1949.1渡江战役 1949.4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解放南京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战略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随堂训练1.1947年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团大战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解放南京2.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们用小车推出来的。”他表达的是淮海战役( )A.战役的原因 B.战役的进程 C.战役的影响 D.胜利的原因ADA随堂训练4.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流传的一首歌曲唱道:“送郎当兵送到战场上,为人民去打仗,穿上军装,制止内战,为民主争和平保卫家乡。送郎当兵送到战场中,为国家为民族当兵,家中的老父母,小妹妹来孝敬。”此类歌曲的传唱( )A.反映了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 B.表明了第二条战线得到发展壮大C.体现了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 D.揭示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5.1948年,解放区的农民群众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高涨。这是因为(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6.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D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