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7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7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胜利纪功碑”,这个碑,既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标识,也是中国人民翻身获得解放的标识。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1937年5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毛泽东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指出这是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苏区党代表会议会场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国民党确定抗战路线起了推动作用。
1937年11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1938年5月,为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从理论上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得道助多助。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过于悲观
过于乐观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龚德柏在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创刊号撰文
亡国论
速胜论
VS.
中国 日本 结论
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得道多助 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报告
有史以来,还没有人把军事问题、战争问题说得这样透彻,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
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对华政策,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1939年7月,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又一次举起团结抗战到底的旗帜。在国民党发动严重反共高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
在陕甘宁边区,从1938年12月到1939年10月,国民党军队先后制造摩擦事件150多起;在华北,先后制造“博山惨案”“深县惨案”;在华中,先后制造“平江惨案”“新集惨案”“确山惨案”。大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战士、革命群众被捕杀,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动摇妥协、制造摩擦、存在投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军事进攻的同时,对国民党采取革命的两方面政策——一方面坚持团结合作,帮助和推动国民党进步,使局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对其妥协动摇和倒行逆施进行坚决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1939年7月7日,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两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指出中国抗战形势中两种最大的危险是中途妥协与内部分裂的危险;对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分裂、摩擦行径进行深刻揭露;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反共逆流、争取时局好转而奋斗。
——《百年党史关键词》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治,按照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各阶级抗战积极性。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根据地民主政权成为全国政权建设的模范。
进步人士
中间人士
共产党员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机构成员构成
材料:实行普遍的选举,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在政府人员中,共产党员应只占三分之一,非党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二,这就是在八路军、新四军活动区域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这些非共产党人员,不问他们有无党派关系及属于何党何派,只要他们抗日并愿与共产党合作就可以参加。
——刘少奇《论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12月)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研读
八年来,我伟大的中国人民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的、残酷的、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就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是正确的。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政治方针与正确军事方针的结合,就造成了人民军队,造成了解放区,造成了解放区三三制的民主联合政府,造成了解放区真正的人民战争,并使解放区战场所进行的战争能够取得不断的、伟大的胜利。
——朱德《论解放区战场》(1945年4月25日)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
最早抗战
组织抗战
领导抗战
艰苦抗战
胜利抗战
最早发起全民族抗战号召、最早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最早参与全国其他抗日活动
倡导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建立以国共合作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在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敌后战场成为相持阶段的主战线,承担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
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取得重大抗战成果,有力鼓舞全国人民的信心,树立了英勇抗战的楷模,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背景
1944年,苏军收复全部国土,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及其占领区;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滇西反攻作战,并于1945年1月,和中国驻印军在中缅边境会师;
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开始了局部反攻;
1945年3月,美国向日本本土进逼。
——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战场的形势都发生了转折。
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处于胜利的前夜。
“今日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吸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坚持独裁,坚持反共
国民党六大
“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实现民主,实现统一
中共七大
黑暗
光明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45年4—6月
地 点 陕西延安
主要内容 政治上:制定了( )
组织上: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 )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思想上: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内容
党的政治路线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意义: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对比记忆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象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进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
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历经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最后胜利。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9月2日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时间(1945年) 主要史实
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8月6日和9日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正式对日宣战
8月9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8月15日 日本天皇以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10月25日 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日本投降全过程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日本天皇以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形式,
宣布无条件投降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
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胜利原因
方面 原因
中国 根本原因: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显著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民心向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
日本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必然失败
国际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如美、苏)的有力配合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民族大义,师出有名
失道寡助,得道多助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等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和支持。苏联给予中国抗战有力的物资支持,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投身中国抗战。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法国医生贝熙叶开辟运输药品的自行车“驼峰航线”,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2.伟大意义
对中华民族:①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中法战争(1883—1885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完全胜利,驱逐日寇出中国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2.伟大意义
对中华民族:②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③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 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
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毛泽东
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2.伟大意义
对国际上:④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崇高的声誉。
顾维钧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3.对当今的启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青少年应该怎样发扬抗战精神?
青少年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关心参与社会活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时间:1945年4月至6月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发动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本课小结
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
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1.下图所示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
课堂练习
B
2.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②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④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B
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确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课堂练习
3.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1931.9.18~1945.9.2
B.1931.9.18~1945.8.15
C.1937.7.7~1945.8.15
D.1937.7.7~1945.9.2
4.如图《时代》周刊没有像通常一样安排一个封面人物,而是一幅图像。该期《时代》周刊意在报道 (   )
A.日本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B.抗日战争受到国际关注
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日本结束在台湾的统治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