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安努那克之王(土地神),至大之安努……以其庄严之名为巴比伦之名,使之成为万方之最强大者,并在其中建立一个其根基与天地共始终的不朽王国”“我,汉谟拉比,无敌之王,以马尔都克(巴比伦守护神)所授与我之威力,驱逐上下之敌,消弭纷争,使国家得享太平。”这表明汉谟拉比( )
A. 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B. 利用神灵统一了两河流域
C. 注重树立自己的至上权威 D. 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 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出现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也逐渐兴起。这反映出( )
A. 古代西亚文明发展程度高 B. 文化交流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 古代亚非文明的交流互鉴 D. 外来移民推动东非古国建立
3. 考古研究发现,在美洲玛雅文明晚期,许多以前修建的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变成了国王的陵墓,甚至出现了专为国王修建的金字塔陵墓。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埃及文明影响巨大 B. 最高政治权威已经形成
C. 国家开始走向统一 D. 当时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4. 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其中英国南安普顿商人行会章程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折射出(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近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C. 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D. 市民推翻封建制度的诉求
5. 英国学者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这一观点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弘扬古典文化精神 B.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意在兴办各类精英教育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在“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影响下的这一历史事件导致( )
A. 世界各地直接联系开始建立 B. 近代科学革命的出现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D. 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这些议案由总统签署,就成为正式的法律。如果一项议案被总统否决,那么除非国会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重新通过,就不称其为法律。”这表明美国( )
A. 总统与国会相互推诿 B. 邦联制度的确立
C. 人民主权原则的确立 D. 政治权力的制衡
8.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些规定( )
A. 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 代表法国封建贵族的利益
C. 反映出共和制与君主制反复较量
D. 导致了大革命成果的流失
9. 据统计,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为30.8%,到1907年增加到46.5%;在工矿中,1882年女性劳动力的数量约是113万人,到1907年则超过了210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妇女政治地位显著提升 B. 国家统一进程的加快
C. 政治体制优于其他国家 D.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0.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强调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但被彼得格勒委员会否决。5月12日,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列宁提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这说明俄国( )
A. 布尔什维克党内争权激烈 B.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C. 当时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 D.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11. 下表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刊发的漫画《后视图》。该漫画意在喻示( )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觊觎亚太;英国关注海权;法国重提美法同盟;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
A. 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B. 欧洲优势地位已崩溃
C. 列强将掀起瓜分狂潮 D. 世界和平潜伏着危机
12. 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关闭了印度自身的产盐区,并制定《食盐专营法》。甘地放言除非当局不再实行食盐专卖,否则永居海边,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沿海地区更是掀起了一片自制食盐的风潮,全国各地还自发举行示威游行。甘地领导的这些斗争( )
A. 开启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 凝聚了印度国内民族力量
C. 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D. 取得了反英斗争完全胜利
13. 下文为1948年西班牙作家马达里亚加的演讲词摘录。据此可知,其演讲词中的主张主要基于( )
必须诞生这样的欧洲,当西班牙人说“我们的夏尔特勒(法国地名)”,英国人说“我们的克拉科夫(波兰地名)”,意大利人说“我们的哥本哈根”,德国人说“我们的布鲁日(比利时地名)”……为了生存,它将具有那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引导欧洲发明创造性词汇:FIATTEROPA(让欧洲来干吧)。
A. 北约和华约的威胁 B. 经济发展促进各国联系的加强
C. 两次世界大战教训 D.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影响
14. 下面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炮口刻着“侵略”,炮管后方刻着“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物价上涨”等字样。由此可见,该漫画的主题意在( )
A. 反映苏联综合实力的强大 B. 揭示出两极格局的实质
C. 讽喻美国社会问题的严重 D. 说明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15. 1952年,南斯拉夫实行双重价格制度,规定企业30%的产品价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形成,70%的产品价格在国家监督下形成。1968年,匈牙利废除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由此可见,上述两国的经济改革( )
A. 根本上纠正了苏联模式的弊端
B.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C.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注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6. 1967年,14个拉美国家在墨西哥城签署了《拉美禁止核武器条约》,拉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核区。1970年,9个拉美国家发表了《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表示坚决维护200海里海洋权,反对超级大国对海洋资源的掠夺。这表明( )
A. 超级大国在拉美争夺日趋激烈
B. 拉美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合作
C. 拉美独立运动出现新一轮高潮
D. 第三世界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25分,18题12分,19题15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各种宗教节日庆典加起来约有一百来天,圣诞节、守护神节等较有代表性。除参加宗教节日庆典外,英国人还经常在酒馆、客栈中饮酒、看报、闲谈、讨论社会新闻和国家大事。欣赏音乐也是各个阶层比较喜欢的休闲方式,拥有礼拜习惯的英国大众到教堂做礼拜的同时能欣赏到宗教音乐。在英国,普通民众常欣赏流浪艺人的音乐演出,体育方面更热衷于斗兽运动和足球运动。由于没有太多的规则,足球运动中击打或伤害对手的现象常有,充满了暴力与血腥。家庭文化娱乐休闲也更为丰富,阅读、园艺与朗诵都成为他们当时的业余爱好。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后,英国城市代替农村成为引领休闲潮流的“领头羊”。“现代”“先进”“健康”的休闲生活理念开始对城市民众产生影响与冲击。人们的休闲活动由原来的随意变成了定时。人们追求的休闲已不再是宗教慰藉,而更多的是世俗的利益。娱乐、体育、演艺观赏、旅游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多。原来只有贵族才消费得起的休闲商品如咖啡、茶叶等价格逐渐下跌,普通民众也可消费。斗兽运动逐渐被禁止,足球、拳击等体育休闲活动则被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则。人们设置专门的比赛场馆来组织体育活动赛事,通过向观众收取门票来获利,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买卖关系。
——均摘编自蒋萌《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民众休闲生活转型的原因。
(3)结合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高于其他文明,沉溺于文明优越论势必会造成冲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我们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摘编自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等
选择材料中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任一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文字简洁)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6月23日,苏联宣布对西柏林对外水陆交通进行全面封锁,美英旋即对苏占区采取反封锁措施,建立起了通过联合空运应对苏联封锁的机制。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不久,美国、加拿大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就美欧集体安全防御体系展开正式谈判。但美国坚持该体系的运作必须“绝对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需要为中心”,这与西欧国家要求美国承担北大西洋安全责任之间相去甚远。由此,在对苏外交策略上,美国态度强硬,而英国政府则建议加强与苏联外交部的交涉,认为过分强硬的举动会冒单独与苏联进行战争的风险。最终,美国确立了“以外交调处为主、空运对抗为辅”的对策。
——摘编自杨捷《合作、分歧与协调:从第一次柏林危机看战后初期美英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在美苏对峙和西德阿登纳政府强权政治的影响下,西德同东德发展了“德国内部贸易”,以此展现德国“经济统一体”的存在,同时,阿登纳政府又在这种“德国内部贸易”中设置了诸多限制。20世纪70年代初,西德政府开始对东德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在1972年签订的《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条约》中,西德虽只是有限承认了东德的存在,但并没有触动其“一个德国”的原则,“德国内部贸易”的特殊性得到了保留。
——摘编自王超《西德对东德经济诱变政策剖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英处理第一次柏林危机举措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内部贸易”产生的影响。
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25分,18题12分,19题15分)
【17题答案】
【答案】(1)特点:具有宗教色彩;由随意到定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逐渐普及化、层次化;走向理性化和文明化;日益商业化。(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2)原因: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工业革命的开展;民众收入增长;交通条件改善;民众文化素养提高;各类活动的规则完善。(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3)认识:民众休闲生活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大力加强市场管理;不断增加和优化休闲项目;增强人民的幸福感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18题答案】
【答案】论题:世界古代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论证:在世界古代史上,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起源于西亚的冶铁技术传到埃及和希腊,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开展经贸和文化交流。阿拉伯人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自7世纪阿拉伯使者访问中国后,中阿经济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学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
总之,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示例不是唯一答案,仅供参考。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9题答案】
【答案】(1)同:采取反封锁措施,建立应对苏联封锁的机制;建立多重双边协调机制;通过谈判或协商等方式解决危机。(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异:美国以自己为重心,对苏联态度强硬;英国主张建立美欧集体安全防御体系。(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奠定了西德和东德走向统一的基础;矛盾与分歧依然存在。(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高一历史答题卡
考场号座位号班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C0]C0][0][0][0]c0][0]c0][0Jc0]c0c0J
1C1]1]C1[1]C1]C1]C1]t1]C1]C13C1
2]C2C2]C2][2][2][2]C2][2]C2][2]C2

3]C3]L3]C31L3]C3]L3]C3]C3C3]L3]C3

著素资姓名、班级考号和座检号我写在答短卡桶应位置
4[4][4]C4][4]C4][4]C4][4][4][4]C41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5]C5][51[5][51C5]t5]C5][5]C5][5][5J

不得涂改必须攸用2邓铅笔维冷答题声上相应题日的答案标芳
6][6J[6]C6][6J[6]L6][6J[6]C6][6Jc6J
要用橡皮
71C7]C71C7]C7]C7]C71C7JC7]C7]C71C7J

缺考标记
(考生禁填)
先垫转是并口
8]c8][8]C8][8C8]L8]C8][8]C8]c8]c81
9][9][9]C9][9]C9][9]C9][9]C9][9]C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
11A■酒
D
16 [A B
2A■
1
D
A■
2
D
A■
A■
10A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25分)
(1)10分)
(2)10分)
(3)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历史第1页共2页


考场号
座位号 口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12分)
19.(15分)
(1)10分)
(2)(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历史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