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导入大家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么?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3月12日为什么要定在这一天?八上历史//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23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史料实证、时空观念)了解同盟会的创建,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知道“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知道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体会革命党人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习标学目先导阅读,整体感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革命之源起兴中会广州起义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州起义革命之基石革命之实践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1892年毕业,先后在澳门和广州开设西医房。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1872年参加农业劳动1876年入塾读书1878年随母到檀香山就读于教会学校1886年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本名孙文,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孙中山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饱受苦难。“医人”→“医国”孙中山的人生道路抉择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若无良好政府,不论何种民族,办事必不能成;我等为此而受之苦久矣。彼因此于大学毕业之后,即决计抛弃其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国家命运下的个体选择……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改革→革命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进行改革;为了实现救国的目标,孙中山是如何做的?结果如何?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救国思想有何变化?材料一: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28岁)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37岁)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失败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史料实证】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早期做了哪些革命准备?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檀香山兴中会盟书》(1894年11月24日)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檀香山兴中会旧址兴中会部分成员合影满清统治者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史料实证】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早期做了哪些革命准备?“……欲袭取广州,以为根据,遂开乾亨行于香港,为干部。——《孙文学说》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陆皓东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孙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筹划广州起义。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史料实证】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早期做了哪些革命准备?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孙文学说》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筹划广州起义。断发改装,流亡海外,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宣扬了思想主张,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力。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国人对孙中山等人革命行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材料一: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與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孙中山自述》材料二:惟庚子(1900)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自述》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史料实证】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的表现有哪些?出现了诸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材料一: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材料二: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邹容《革命军》材料三: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陈天华《警世钟》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史料实证】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的表现有哪些?华兴会,由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成立。光复会,由蔡元培、徐锡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组织成立。出现了诸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成立了各种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历史解释】当时革命面临着什么困局?是如何解决的?材料一:“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孙中山材料二:孙文于革命名已大震……以设会之名,奉之孙文,而吾辈得以归国,相机起义,事在必成。——《宋教仁遗著《程家柽革命大事〉略补述》革命力量分散以孙中山为革命领袖,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历史解释】谈谈章士钊对孙中山革命领袖地位的认识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革命实践的指引者,是新中国理想与革命精神的代名词。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48,梳理中国同盟会相关史实。时间 地点政治纲领 总理 机关报性质 意义 1905年8月日本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民报》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孙中山选集》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中山选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三民主义核心补充三民主义是对同盟会纲领的阐述和高度概括;据右图可知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是何关系?结合材料分析三民主义有何意义?……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复兴之路》解说词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前提目标导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革命纲领材料二:“三民主义未提供社会革命的具体方法…土地改革方案从未在国民党控制区有效实施”。——《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材料一:“本政府愿声明,即使截留关余,亦必照旧摊还外债…决不致使列强利益受损失。”——《孙中山全集》【唯物史观】根据材料说一说三民主义存在哪些局限性?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目标导学三:革命志士的奋斗阅读教材P49,说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革命志士是如何奋斗的?1906年1907年1911年萍乡、浏阳、醴陵安庆、绍兴广州刘道一、蔡绍南徐锡麟、秋瑾黄兴失败失败失败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州起义刘道一徐锡麟黄兴秋瑾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自主学习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黄花岗起义目标导学三:革命志士的奋斗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三:革命志士的奋斗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师指导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921年2月)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奠定了基础。结合材料,说说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安庆起义萍浏醴起义武昌起义课堂小结革命奋斗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894年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筹划广州起义。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总理、机关报:孙中山;《民报》地位: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早年革命活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安庆起义:徐锡麟、秋瑾广州起义:黄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课堂检测1.1896年,梁启超高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903年,邹容则主张“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民主义传播 B.义和团运动兴起C.民族危机加剧 D.维新变法运动失败2.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扶清灭洋”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CC课堂检测3.某历史探究小组基于“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等要求,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相关叙述展开讨论。其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A B.B C.C D.DDA 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B 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了中国同盟会C 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D 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