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教学课件)(共15张PPT+1个内嵌视频)-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教学课件)(共15张PPT+1个内嵌视频)-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子议题一 如何理解人类演进的必由之路
子议题二 怎样看待各国发展的独特之路
子议题三 为何坚持中国探索的复兴之路
总议题
如何理解人类演进的必由之路
子议题一
议学活动一:“政了个治”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任务一:选择关键词到相应的社会形态中。
要求:有请2位同学上台合作完成,其余同学思考并选择某一社会形态描述其生产关系特点,时间2分钟。
政了个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天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任务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思考并分析以下两个问题。(2分钟)
1、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2、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石器
金属工具
铁制工具
大机器
机器人
议学总结一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的调整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此,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怎样看待各国发展的独特之路
子议题二
议学活动二:比较美英进入资本主义的不同
结合材料,小组合作讨论以下两个问题,选出代表汇总答案并展示。(2分钟)
任务一:1、同为国家元首的伊丽莎白二世和拜登在称谓上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2、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英,确立各自政体的原因有何不同?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社会历史可依据生产关系分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国家经历了形态的依次更替,而有的国家则跨越式地前进。
议学总结二
人类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但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
统一性
多样性
为何坚持中国探索的复兴之路
子议题三
救国
建国
富国
强国
回顾必修一前面已学内容,完成以下任务。(3分钟)
任务一:1、小组合作,选择以上关键词分别从其所代表的时期名称、指导思想、实践成果等角度介绍中国近代以来四个时期。(1至8组)
2、中国为什么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振兴 中国正在走一条怎样的道路?(9组)
议学活动三: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2025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35年
205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任务二:在这一关键时刻,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该如何描绘蓝图? 请选择三门的发展、三门中学的发展、“我”的发展中任何一个方面,擘画蓝图。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习近平讲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