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课件)(共37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课件)(共37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清单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为什么)。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么做)。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回答“时代之问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部分
回答时代之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
探究:“新思想”的形成背景
结合教材,从世情、国情、党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概括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时代特点,思考新思想创立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思考角度
时代特点
创立背景
世界怎么了?
中国怎么样?
中国共产党怎么做?
科学社会主义现在怎么样?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产生背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机遇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样化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世界怎么了?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情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单边主义
逆全球化
保护主义
巴以冲突
俄乌冲突、恐怖主义
叙利亚冲突
挑战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网络安全
重大传染疾病
气候变化
(1)世界局势的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中国方案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丰富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目标)。
机遇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历史性变化
具有完整的
工业体系
具有世界前列的先进技术
中国怎么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
国情
挑战
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经济风险
“卡脖子”技术
中美贸易战
中美博弈
南海局势
中印博弈
(2)国内发展的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3)国内背景:中国式现代化(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P58第二段)
近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普遍面临的历史任务。实践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①中国的独特决定中国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②实践中探索中国式: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现代化路径,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是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4)科学社会主义(新生机):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P58第三段)
开端
开端
①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有人宣称“二十世纪将以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还有人妄称社会主义中国也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但我们挺直了腰杆,顶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丰富发展的时代背景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开端
开端
①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和大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好大党独有的难题。
②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③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个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
(5)党建(新境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P59第一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小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开端
总: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具体来说:
国际
背景
(2)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国内背景
(3)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3)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3)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3)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思考角度
时代特点
创立背景
世界怎么了?
中国怎么样?
中国共产党怎么做?
科学社会主义现在怎么样?
回答世界之问
回答国内发展之问
回答党的自我革命之问
回答科学社会主义之问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
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
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②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③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产生背景
世情
国情
党情
科社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
议题二:应变——领悟新思想科学内涵是什么?
——习中特思想的基本内涵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知识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 P60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地位: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P60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内涵丰富
习近平新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
习思想
“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
★★★四梁八柱
(理论概括)
基本方略、“路线图”和
“方法论”(实践指南)★★★
成就,思想指导的结果
实践、理论、成果三者的统一
主要内容
金钥匙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为世界谋大同
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一个领导、三个全面
五位一体
国防、安全、
统一、外交
①党的全面领导
②全面从严治党
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④全面依法治国
⑤经济
⑥政治
⑦文化
⑧社会
⑨生态
⑩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在外交工作上
内容(P63—64相关链接)
(3)“十三个方面成就”(偏重于成果层面的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
地位(P62末段)
①“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②既是习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的这一重要思想。
偏重于成果层面。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十三个方面成就(成果层面)(P63—64相关链接)
“十三个方面成就”---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
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四个全面
五位一体
国防、安全、统一、外交
①党的全面领导
②全面从严治党
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④全面依法治国
⑤经济
⑥政治
⑦文化
⑧社会
⑨生态文明
⑩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在外交工作上
1.十三个方面成就
(2)地位(P62末段)
①“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②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的这一重要思想。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课堂练习——连连看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体现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百姓心为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或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十个明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任务
总体布局
主要矛盾
深化改革
依法治国
强军目标
大国外交
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
经济发展
偏重于理论概括层面的展开
(1)内容(P60第一段)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十个明确的内容(P60第一段)
党的领导
总任务
主要矛盾
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深化改革总目标
依法治国总目标
高质量发展
强军目标
中国特色外交
党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面从严治党、5+1(政思组作纪制)建设、
反腐败斗争、政治责任、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知识拓展
2.十个明确
(2)地位(P61第一段)
④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③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②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认识论角度)
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
(2) “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如何做)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两导两民三全面,二生统一新发展;
核心价值总安全,人类命运共同建。
3.十四个坚持
(2)地位(P62第一段)
①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
②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偏重于实践层面,(方法论角度)
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做)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引经据典:
{F5AB1C69-6EDB-4FF4-983F-18BD219EF322}名篇经典引用
体现“十四个坚持”的内容
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法必明、令必行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打铁必须自身硬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三者关系(P64第一段)
十个
明确
十四个
坚持
十三个
方面成就
理论
实践
成就
①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
②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 、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③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3
议题三:坚信——怎样坚定贯彻新思想决心?
——坚持习中特思想的原因、要求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坚持?①②理论贡献;③地位
①从理论创新的广度看:贯通马哲、政经、科社,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
②从理论创新的深度看: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③地位:是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2、怎么坚持习思想?P65末段
两个主义(实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高举旗帜不动摇: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两个“不动摇”)
1.十个明确
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四梁八柱”
2.十四个坚持
“路线图”和“方法论”
3.十三个成就
侧重理论概括
侧重实践展开
侧重成果展示
1.党的领导
2.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3.战略布局:现代化、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4.对外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
5.国防、安全、军队
三者关系:
①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战略布局、战略任务、外部条件等
请比较“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成就”
找到其共性角度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知识总结
第4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3)新时代坚持发展中特要一以贯之
新时代
目 标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2)中国梦的本质、特点
(3)中国梦的实现要求
新征程
指导 思想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容)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什么/如何做)
新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