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组合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价值和意义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学生通过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学习,能提高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能力,掌握运球变向和持球突破的时机,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体验运动乐趣。另外通过篮球比赛和综合练习,能提高学生篮球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把握时机的良好习惯,感受与他人配合所带来的愉悦,更好地融入集体。二、教材分析本课所学的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对学生以前所学篮球技术的综合和提升,对学生篮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过人方式,该技术结合了行进间运球和变向技术,要求在控球稳定的前提下,降低重心、突然变向、侧肩跨步,掌握这种运球方式能够在篮球运动中有效地摆脱防守,为进攻创造机会。解决了突破技术所需要的篮球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做出逼真的假动作,让学生学会侧肩跨步运球,快速摆脱防子,为进攻创造机会。篮球游戏及比赛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提高,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参与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篮球技能。三、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正进入青春发育中期,心智逐渐发展成熟,心浮气躁的状态较少,能够静心学习。学生通过学校、社会、媒体经常接触篮球运动,大多数学生虽然不能全面了解篮球运动,但是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仍然较多,学生愿意体验各种篮球动作,相互竞赛,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本课所学内容对体能的要求主要反映在速度和灵敏两类上,初二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篮球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后,速度、力量、耐力、弹跳、灵敏和篮球素养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运球过人时,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从而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去。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能够让学生体会摆脱对手的快乐,学生会愿意多次地尝试练习,但练习中容易出现变向速度慢、重心偏高、没有侧肩跨步等问题,应提高学生的护球意识,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从教法上多下功夫,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四、学习目标1.学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知道其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初步完成防守、传球、突破上篮等组合技术动作,理解其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2.运用运球、投篮等组合动作,让学生运球时能够稳定控制住球,变相时做到降低重心、变向突然、转肩跨步,将行进间换手运球和其他技术动作相融合;3.同学间互帮互助,勇于尝试篮球组合技术,积极参与对抗比赛,提升篮球文化知识与裁判规则,发展体能。五、教学特色1、巧用过一关、穿一服,清楚了解学习进度通过小组集体完成 1 个挑战(组长或教师考核),1 名组员穿上通关分队服,创设组间竞争、组内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与兴趣。同时帮助教师及时、清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2、构建多层学练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分组闯关挑战与变向突破投篮的接力赛中,自主升级挑战、进阶防守难度,从而达成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成功体验与成长需求。3、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坚持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小组学练与游戏比赛中,合作探究如何提高变向幅度与速度、护住球、提高突破成功率等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运球变向水平与突破能力。4、融入运动规则、文化,重视项目整体学习课堂上融入两次运球违例等规则教学,并让学生在练习与比赛时学以致用、相互评判;在比赛中融入团队叠掌加油、互相击掌庆祝胜利等篮球运动文化,帮助学生体验完整的篮球运动。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变向蹬地突然、降重心、转肩跨步教学难点:连贯完成变向动作,成功超越防守队员七、安全保护措1.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安全隐患。2.课前检查学生着装,不配戴饰品。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4.合理安排练习场地,保证学生安全练习距离。5.课堂负荷设计合理,避免因运动疲劳而产生安全隐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组合技术》教学活动设计课次 水平段 水平四 年级 八年级 人数 40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能够基本理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知道其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变相时做到降低重心、变向突然、转肩跨步,将行进间换手运球和其他技术动作相融合; 2.健康行为:体验运动乐趣,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能根据练习与比赛情况,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3.体育品德:在学练中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遭遇挫折勇于拼搏,并敢于吃苦,积极向上,具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习 内容 1.结构化知识与技能: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投球出手 2.展示与比赛:2v2 简化篮球赛 3.体能练习:循环体能练习重难点 学生学习 换手运球降重心,跨步转体快加速,以及即突破时机与动作技术的选择。。教学内容 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熟练掌握与实际运用。教学组织 合理安排不同教学部分的队形,注意练习过程中安全距离的把控。教学方法 注意多个技术动作教学的循序渐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安全 保障 1.合理安排场地。 2.提醒学生做好安全准备作。 场地器材 篮球操 2 片、分队服 40 件、篮球 41 个、体操 垫 42 个、音响设备一套。课的结构 与时间 (分钟)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时间 (分钟) 强度开始部分 激趣导学 2 1.体委整队、清点 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和 任务 4.安排见习生 1.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 目标、提出要求 4.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1.按指定地点集合整队 2.齐声向教师问好 3.认真听讲,记住课堂目标与要求 4.见习生随堂听课,树立安全意识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集中 2’准备部分 增趣促学 7 1.绕场热身跑 2.球操及球性练习 ①篮球裁判操 ②球性练习 A.手指拨球 B.持球三绕环 C.原地高低运球 D.行进间运球 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绕场地热身跑和步伐练习 2.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 1.教师教学示范篮球裁判操 2.教师示范、口令指导学生进行运球练习 3.提醒学生认真练习,注意看老师示范 1.跟随教师指挥,绕场地进行热身跑和步伐练习 2.集中注意,认真 练习 1.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学做篮球裁判操 2.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与口令学练运球练习 3.注意抬头看老师的动作示范 □ □ □ □□□ □□ □ □□□ □□ □ □□□ □ □ 要求:调动迅速,注意集中。 2’ 3’【设计意图】①热身操融入篮球裁判元素,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②复习各种运球动作增强学生球性,行进间运球提高了学生运球移动能力和对抗能力;③在音乐声中学生始终在欢快、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热身,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关系,同时达到热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基本部分 素养提升 22 1.模仿学习原地换手练习 ①听口令原地换手运球 ②听口令原地换手运球+上步 要点:降低重心与 换手运球 2.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 要点:1 降 2 换 3 跨步 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 4.两人一组合作体前变向 ①双人对向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②一攻一防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③两人一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竖立的体操垫 组合训练:体前变向变向+投篮 6.简化半场 2v2 篮球赛 1.教师示范领做,并提示原地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2.教师通过口令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1.教师示范讲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重难点,并让学生牢记关键词 2.教师做完整示范 1. 利用体操垫的斜边,帮助学生明确上步路线,能够初步完成蹬地、跨步、转体的动作 2.自由练习时,安排小组长进行组内指导,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 教师讲解两人练习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通过合作练习、防守练习,进一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3. 教师做好巡回指导 1. 教师集中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 教师口令调动学生分场地练习 3. 教师安排好每组小组长 4. 教师做好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1. 引导学生进行简化篮球赛:①投篮命中得 2 分,大中篮板篮筐得1分,运用体前变向技 术的再得 1分。 2. 安排好每组的小裁判员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观看教师的动作示范并进 行模仿练习 2.根据教师的口令认真进行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牢记口诀,建立低运球换手以及降重心跨步转体的动作表象 2.思考并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 1.结合体操垫初步完成蹬跨动作,快速有力,记住体前 变向的节奏 2.根据教师安排各组组长进行组内相互指导,并及时根 据教师的巡回指导进行改正 1.根据教师安排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2.合作学习,相互纠错 3.根据教师指导,及时纠正动作 1.认真听教师讲解组织与练习方法 2.根据自身分队服颜色以及教师口令到指定场地练习 3.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练习,组内同学相互指导纠错 4.根据教师指导及时改正错误动作 1.积极比赛,并尝试将所学技术运用到实战中 2.轮流扮演裁判员 组织:分散队形进行练习 组织:密集队形围拢 要求:积极参与,注意集中。 组织:分散队形进行练习 □□□□□ □□□□□ …… 要求:积极思考,互相指正 组织:分场地进行练习 ① ⑥ ② ③ ⑦ ⑧ ④ ⑤ ⑨ ⑩ 组织:分场地进行练习 要求: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2’ 2’ 2’ 4’ 5’ 5’体能部分 增强体质 10 1.体能循环训练 ①抛球跳起接球 ②折返跑摸球 ③抱球俄罗斯转体 ④抬腿胯下换球 1.组织学生调整到练习队形 2.带领学生进行体能练习 3.鼓励学生坚持 到底 1.迅速调整队形 2.跟随老师,积极投入体能练习 3.坚持到底,积极 练习 组织:分散队形进行练习 要求:积极练习,坚持到底。 8’【设计意图】①结合音乐复习原地以及行进间运球,在未教学的情况下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运球过垫子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降重心,换手运球以及蹬地转体的动作理解;②通过体操垫摆放辅助学生跨步方向,通过“1 降、2 换、3 跨步”的口诀配合练习加深学生对动作环节的记忆,由原地到行进间,层层递进,由单人到双人,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重点,动作内化;③体操垫贯穿课堂,一材多用,重视学生的身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培养团队意识与吃苦耐劳品质,学会篮球精神;④在有节奏的音乐带领下,通过“跟我练”环节的身体素质练习,将篮球的运用贯穿于整个体能练习的环节之中,提高学生下肢灵敏和速度素质的同时也将课堂推向高潮。结束部分 放松恢复 4 1.拉伸放松 2.总结点评 3.布置课后作业 4.下课 1.带领学生拉伸放松 2.总结点评本课的优缺; 3.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4.宣布下课。 1.跟随老师拉伸放松 2.学生交流学习与心得体会 3.帮助教师回收教学器材 4.师生再见 【设计意图】在轻松舒缓的音乐伴奏下,组织学生一起拉伸放松,教师做点评,颁发最佳变向运动奖项,提高学生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练习运球技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预计负荷 运动强度 (平均心率) 140——160 次/分钟群体运动密度 (个体运动密度) 群体运动密度 75%个体运动密度 50%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课构建多层学练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分组闯关挑战与变向突破投篮的接力赛中,自主升级挑战、进阶防守难度,从而达成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成功体验与成长需求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2.本课在设计时重视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学练与游戏比赛中,合作探究如何提高变向幅度与速度、护住球、提高突破成功率等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运球变向水平与突破能力。 但具体练习的设置需要在教学中动态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在本次课的学练中,最后环节”简化半场 2v2 篮球赛”中,不能做到一动全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加强变向动作,成功超越防守队员意识,以便真正做到所学技术能有效运用到实践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