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是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群中随葬陶器分布的示意图,其中既有壶、鬻、豆等日常生活陶器,也有杯、高柄杯之类的酒器,还有兼具炊饮与礼祭双重功能的鼎、盉。据此推测正确的是A.礼乐等级制度已基本成型 B.鬻和盉很可能是“蛋壳陶”C.剩余产品与私有制已出现 D.彩绘陶器占据着主体地位2.“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往往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西汉设立河西四郡 B.辽朝设置南北面官C.元朝设立云南行省 D.清朝建立盟旗制度3.在1938年夏秋之间奔赴延安的有志之士可以说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每天都有百八十人到达延安。至1943年12月底,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数已达4万余人。此现象缘于A.金圆券政策的恶劣影响 B.中共坚持抗战政策的感召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D.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达成4.下图为约公元前 15 世纪古埃及一位祭司墓室的壁画,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以下关于这幅壁画的说法正确的是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A.农民耕种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B.壁画中的农民使用铁制农具犁地播种C.农民在肥沃的土地实行谷物和蔬菜轮作 D.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很有可能为水稻5.2024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至 4033亿澳门元,增长超过7倍。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至3万亿港元,增长约3倍。这说明A. “一国两制”方针强大的生命力 B.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逐渐深化C.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重要一步 D.港珠澳大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6.2011 年叙利亚内战发生,截止2025年7月已经导致 1000 多万平民沦为难民,创当今难民总数新高,其中仅土耳其境内登记在册的叙利亚难民就达到350万之众,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战归属非传统安全威胁范畴 B.难民在土耳其享有基本的国民权利C.难民由联合国安理会协调处理 D.叙利亚难民问题的解决仍任重道远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岳麓书院藏秦简中记载“十三年六月辛丑以来,明告黔首:相贷资缗者,必券书(订立契约)吏,其不券书而讼,乃勿听。此前令不券书讼者,为治其缗,毋治其息。”竹简记载的内容反映出秦代A.契约订立即受法律保护 B.开始出现汇兑经营业务C.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制定法律规范商业行为8.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和民间诗词谚语中,有不少针对当时社会重要经济现象的经典描述。下列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于明代的是A.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B. “苏湖熟,天下足”C.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9.下图是1901 年美国《顽童杂志》刊载的漫画《中国迷宫》,描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手持一盏名为“谨慎”的油灯开路,小心翼翼地躲过地上写着“开战的理由”的陷阱。据漫画可知A.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广泛开展 B.列强的侵华策略发生调整C.美国完全占据侵华主导优势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0.观察下图,下列对该历史地图反映的史实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制造血腥惨案阻挠国民政府北伐 B.此次会战期间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C.此战后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D.为人民军队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11.学者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的此次试验,在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史上都堪称经典,体现出命令性计划经济在特定时期的战略性魅力。若放之于历史经济变革中考察,从中可以看到汉武帝变法‘平准’和‘均输’的明显痕迹”。此历史事件指A.米棉之战 B.设立浦东新区 C.三大改造 D.实施一五计划12.21世纪成立的某国际组织,宗旨为“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该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二十国集团 C.新开发银行 D.亚投行13.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 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这段材料的主旨是A.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遗产 B.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阿拉伯在自然科学方面成就领先全球 D.阿拉伯文化推动近代欧洲学术的复兴14. “在两年半的战争中,俄军阵亡、因伤死于医院、被俘以及列入伤员名册的共有 500 万人 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谷物和土豆总产量从战前几年的年平均70亿普特连续下降至 1917年的50亿普特。1915年开始,不仅对城市居民和军队的供应发生困难,甚至在农村中都出现了粮食危机。”由此可知,一战①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为列宁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③推动俄国民族独立意识的高涨 ④客观上加速俄国十月革命发生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15.下图为 1902年至 1948 年英美日德四国在中国的资本总值变化情况(单位:百万美元)。据此推知,甲、乙、丙、丁四条曲线分别对应的是A.日英美德 B.日美英德 C.美英日德 D.英美德日16. “1841年,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人卡恩失业后患病卧床,一个孩子也因病奄奄一息,全家连购买药物和食物的能力都没有……为维持生存,卡恩曾典当家中所有物品,最终连裤子都当掉,只能整日蜷缩在被窝中。”针对上述现象,英国A.政府颁布了《济贫法》 B.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模式C.建设新城疏解城市人口 D.率先建成现代福利国家17.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该协定涉及数据传输、电传、电报、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业务,要求成员国减少国际长途资费、向外国公司开放其电信市场并结束在国内电信市场上的垄断行为。这一协定的签署①使中国电信行业即时获得更快的发展 ②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③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宗旨原则 ④推动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发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8. “由于被用以证史的史料是人为选取的产物,因此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何种类型史料,都有可能有人出于各种有意或无意的主观目的进行伪造。我们可以通过查询史料的来源进行判断:围绕同一问题,可以查询同时代其他著作或者人物言论是否提到或引用过;获得考古信息的现代科技手段是否先进等路径来判断史料的真伪。”此观点意在强调A.史料的科学性须经过考古印证 B.史料鉴别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阶段C.历史的研究应当提倡质疑争鸣 D.任何类型史料都会被人进行伪造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9题13分, 20题6分, 21题21分, 22题12分, 共52分。)19.(13分)元明时期海上交通发达,勾勒东西文明对话轮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刘家港,位于长江口南岸刘河入海处,是元明时期重要的海港。元朝,蒙古统治集团利用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已经难以满足大都的经济需要。海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运期短的优点,在海运发展的前提下,海运漕粮便应运而生。1282年丞相伯颜根据他占领临安后,从崇明州由海道运载南宋库藏图籍送达天津获得成果的经验,决定从平江(苏州)刘家港取海道到直沽。东南沿海,浙东、福建的粮船也都汇聚在刘家港。————沈福伟《苏州刘家港的历史变迁》材料二利玛窦晚年把他在中国传教的经历撰写下来,编成《利玛窦札记》。1614年,金尼阁把它从澳门携回罗马。下表是据《利玛窦礼记》整理出的部分记载:地点 传教士事迹广东肇庆 利玛窦在教堂接待室挂了一幅世界全图。他用中文标出地图上的文字,并抹去了一条子午线,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他把这张地图经过校订,送给当地总督和地方长官,博得他们的赞扬与好感。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韶州、南昌、南京等地 从肇庆被驱逐后,利玛窦决定改变在中国传教的方法,认为“传道必先获华人之尊敬,渐以学术收揽人心”。他留起胡子并蓄长发,穿起中国士大夫们穿的绸袍,还不失时机地称赞中国的儒家学说,并极力附会它的说法。北京 利玛窦在北京呆了十年,北京、南京、杭州等地都有耶稣会士传教据点。————整理自《利玛窦札记》、《中国史稿 第6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元代开辟海运漕粮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刘家港在明朝时期仍是重要的海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利玛窦等人的传教策略,并结合所学,评价其传教活动。(7分)20.(6分)劳动模范是特定时代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部分)姓名 主要事迹王进喜 1955年,王进喜率钻井队在玉门油田作业。1960年春,中国发现大庆油田,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赴大庆参与石油会战,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出色地完成会战任务,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樊式洲 1984年,临危受命的樊式洲接掌亏损严重的国营绍兴丝绸印染厂。他采用新的管理策略,以高度的决策魄力力挽狂澜。面对企业改革困境,他把目光转向国际,确立“技术立企”的理念,创造利税超千万的奇迹。黄大年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黄大年不幸因病去世,被追授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先进事迹作了重要批示。从材料中任选一位劳模,为他撰写一篇凝练时代精神的解说词。(要求:包括时代背景、个人事迹、社会贡献等内容,表述成文,150字以内)21.(21分)近现代德国从崛起到成为欧洲重要政治力量,其发展历程充满波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后期,德国工匠古登堡为了多赚些钱,借鉴葡萄酒机的技术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很快,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全新文化生产方式便风靡欧洲。路德正是准确地捕捉到了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大量地印刷带有自己言论的传单、海报、小册子以及图书,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高铁军《油墨的力量————被“雕虫小技”改变的宗教改革》材料二1807年颁布的《普鲁士改革敕令》规定:……10.从本令之日起不得以家庭出身或婚姻,或以承担农奴地位,抑或以契约创设新的农奴制关系。11.因本令之公布,那些由继承,或由其自身权利,或由永佃、或由公簿持有而占有其农地的农奴及其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互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周一良、吴于 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英 美 德 法1870年 31.8% 23% 13.2% 10%1913年 14% 38% 16% 6%————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年份 国家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1870年 22% 8% 13%(1872年) 10%1913年 15% 11% 13% 8%————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角度概括古登堡掀起的这场“革命”的意义,并分析推动路德“革命”胜利的原因。(7分)(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敕令颁布的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德国获得工业腾飞和英国维持贸易优势的有利因素。指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两项显著特征。(8分)22.(12分)历史在革故鼎新中奔涌向前,绽放文明进阶之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统治者的策略来说,两千年的经济变革以千年为界,切成两截,从春秋时期到12世纪的北宋,变革基于扩张的需求,而之后到18世纪初期的“康乾盛世”,则以稳定为主题。及至近当代,从洋务运动到现今,则出现了救亡、扩张、稳定,再扩张、再稳定的多个主题变奏。”————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史相关内容,围绕“经济变革”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Ⅰ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C D B A A D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7 8 9 10 11 12答案 D D B D A D题号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B A B B B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19题13分、20题6分、21题21分, 22题12分, 共52分。)19.(1)答案原因:京杭大运河难以满足大都的经济需要;海运具有运量大、运期短的优点;丞相伯颜海道运载的成功经验奠基;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实现;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或经济重心南移);宋元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每点1分,答出其中5 点得5分。)史实: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1分)(2)策略:利用地理知识;借助政治力量;适应中国文化习俗(或迎合中国传统观念)。(3分)评价: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3分)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具有文化侵略的性质。(1分)20.评分要点(每部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人物 时代背景(2分) 个人事迹(2分) 社会贡献(2分)王进喜 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 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中国石油史上的纪录。“铁人”精神激励下,大庆工人出色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发扬自力更生(英勇奋斗)、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樊式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国企遇到改革困境。 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采取新的管理策略,挽救国营绍兴丝绸印染厂。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突破企业改革困境。 树立“技术立企”的理念,创利税千万奇迹。 彰显改革者创新进取的精神与改革攻坚的魄力。 推动我国纺织业管理方式和企业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显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正确性。黄大年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 培育一批科技人才。 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21.(1)意义: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每点1分,3分)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印刷新技术革新的推动;世俗王权的助力。(每点 1 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2)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或禁止创设新的农奴制关系,废除现有的农奴制关系)(2分)。背景:拿破仑战争传播了启蒙思想,推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2分)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或国内统治危机加剧)。(2分)(3)德国有利因素:实现国家统一;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3分,任答3点即可,如答普法战争胜利亦可给分)英国有利因素:殖民地广阔、金本位制推动、航运交通的有利地位(或掌握苏伊士运河)、自由贸易政策。(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3分)显著特征: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2分,如答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亦可)22.评分标准: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1)标题2分:准确且价值判断准确2分,无价值判断1分,价值判断错误0分;(2)结构:2分,分总或者总分总(3)总结升华:2分(4)论述部分:6分;需三则史实,每则2分,表述准确,史实错误不得分。示例:经济变革折射时代发展要求中国经济变革因时代需求,在扩张与稳定间交替,反映不同阶段统治策略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刻影响历史进程。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汉代,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改革币制和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加强中央对经济控制,保障国家财政,为开拓疆域、有效打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固守小农经济,虽然能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封建国家统治,但是限制商业发展和对外交流,让中国落后于时代潮流。洋务运动期间,引进西方技术、工厂制度和商业经营方式,如采用机器生产、创办轮船招商局和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在与列强夺利中促进中国近代化,以期实现救亡图存。中国经济变革扩张与稳定多主题变奏,折射出的是特定时代下的发展需求。以史为镜,当代经济发展需在创新与稳定间寻求平衡,因时求变,在时代浪潮中,续写经济持续繁荣、国家长治久安新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