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菌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B.发酵工程可以利用原材料中含有的菌种C.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来自基因工程D.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来自诱变育种2.下列关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菌种选育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B.只要不断地向发酵罐中通入液体培养基,就能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C.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解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否则会影响菌种代谢物的形成D.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是不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3.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列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高浓度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会使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繁殖B.用一般的过滤、沉淀等方法无法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提取出来C.排出发酵罐中的谷氨酸,不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易形成谷氨酰胺4.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由于工业发酵罐所需接入的菌种总体积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在发酵之前还需要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B.在菌种确定之前,要先制备好培养基C.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D.如果发酵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5.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传统发酵技术多是混合菌种发酵,发酵工程一般为纯种发酵B.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C.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D.发酵工程通常可以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人类所需的产品6.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传统发酵产品,如利用产生蛋白酶的霉菌酿造酱油B.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味但不能增加食品的营养C.生产食品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可以通过黑曲霉的发酵制得D.生产酶制剂,少数酶制剂由动植物生产,绝大多数通过发酵工程生产7.高酒精度啤酒(酒精浓度≥7.5%vol)由于其高酒精度、高发酵度、低残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其酿造工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啤酒用的发酵罐和大麦汁等原料都需要经过灭菌消毒B.多次分批补加葡萄糖可以减少发酵初期的高渗透压对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影响C.主发酵过程中还原糖主要用于有氧呼吸,其产生的CO2会使pH下降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可以延长排气时间间隔8.近年来,在农牧业生产上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得到广泛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发挥作用B.微生物农药指的是微生物的代谢物,而不是微生物本身C.微生物饲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的高蛋白菌体来生产饲料的D.单细胞蛋白被作为饲料使用,是因为微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繁殖快9.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液中的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B.可用深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提高产量C.选育出的高产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D.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10. 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细胞蛋白就是从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的蛋白质B.可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C.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以用微生物进行发酵D.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溶解氧、pH和酶的控制等二、多选题11.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会低于大气压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12.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蛋白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已取得成功B.发酵原料的改变对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C.嗜热菌、嗜盐菌可以用来生产洗涤剂D.嗜低温菌有助于提高热敏性产品的产量三、非选择题13.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方法是 ,过程①②属于发酵工程的 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2)过程③不能用化学药物进行灭菌处理,原因是 。(3)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 (至少答出3点)等发酵条件,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定期检测 (至少答出2点)等,以了解发酵进程。(4)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 。14.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是 (填字母)。A.噬菌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禽流感病毒D.肺炎链球菌 E.酵母菌 F.硝化细菌 G.乳酸菌(2)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所示。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从发酵条件看,其原因很可能是。(3)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 ,而且还有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4)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并通过搅拌使空气形成细小的气泡,迅速溶解在培养液中,当培养基中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当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在无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物是乳酸或琥珀酸。由上述探究可知,通过发酵得到大量谷氨酸的发酵思路是。15. 扩展青霉是腐烂苹果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 Pat 的分布,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腐烂部位与未腐烂部位的交界处,取样分离的5个部分分别为①号部位、②号部位、③号部位、④号部位、⑤号部位。(1)苹果腐烂部位的微生物除扩展青霉外,还有枯草杆菌。两种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2)活化扩展青霉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其中能为扩展青霉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的是。蔗糖 NaNO3 MgSO4 KCl FeSO4 KH2PO4 蒸馏水30g 2g 0.5g 0.5g 0.01g 1g 1000ml(3)接种扩展青霉前,应对苹果进行 (消毒/灭菌)。研究人员测定了病斑直径为 1、2、3cm 的苹果中①~⑤号部位的 Pat 含量,结果如图。(4)根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腐烂部位中的 Pat 含量最高B.病斑越大腐烂部位的 Pat 含量越高C.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肉中 Pat 含量越低D.1cm 和 2cm 病斑苹果中,从①号到②号部位的 Pat 含量下降幅度较大(5)腐烂苹果去除腐烂部位后是否仍可放心食用?请判断并结合图信息阐述理由。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 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因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灭菌,故发酵工程的菌种不可以利用原材料中含有的菌种;发酵工程的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获得。2.【答案】C 【解析】 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包括菌种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其中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A错误;发酵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应对发酵过程中的一些条件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B错误;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D错误。3.【答案】B 【解析】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扩大培养时,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合适,若浓度过高,不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A错误;谷氨酸是小分子物质,单纯的过滤、沉淀等方法不能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提取出来,B正确;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谷氨酸合成量过多时,就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使谷氨酸的合成过程中断,因此需要及时地排出谷氨酸,才可以解除此抑制作用,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C错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液的pH为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 乙酰谷氨酰胺,D错误。4.【答案】B 【解析】 培养基要在菌种确定之后,再选择原料制备。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5.【答案】B 【解析】 单细胞蛋白是指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料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而并非微生物的代谢物,B错误。6.【答案】B 【解析】 有些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味也不能增加食品的营养,B错误。7.【答案】C 【解析】 主发酵过程中还原糖主要用于无氧呼吸产酒精,同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会使pH下降,C错误;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由于糖类物质不充足,产生的气体变少,可以延长排气时间间隔,D正确。8.【答案】B 【解析】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B错误。9.【答案】D 【解析】 青霉菌处于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提供相同含量的碳源,葡萄糖溶液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较多,会导致细胞失水,发酵液中的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乳糖是二糖,可被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是青霉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可以被青霉菌缓慢利用而维持青霉素分泌的有利条件,A正确;青霉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可用深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提高产量,B正确;选育出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经扩大培养纯化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工业化生产,C正确;为了防止细菌、其他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获得纯净的青霉素,发酵罐仍需严格灭菌,D错误。10.【答案】B 【解析】 单细胞蛋白是指利用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A错误;工程菌多为原核生物,可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工程菌并进行扩大培养,B正确;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工程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利用各种微生物的代谢来实现相关产品的生产,C错误;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溶解氧、pH等的控制,D错误。二、多选题11.【答案】AD 【解析】 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30 ℃,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正确;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分解过程中不需要通入空气,B错误;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消耗氧气,因此发酵罐中的气压不会低于大气压,C错误;葡萄酒发酵的原料是糖类,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正确。12.【答案】BCD 【解析】 利用纤维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已取得成功。三、非选择题13.【答案】(1)诱变育种 扩大培养 快速增加菌种的数量 (2)残留在培养基中的化学药物会抑制青霉菌的生长繁殖 (3)温度、pH、溶解氧、罐压、营养物质 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 (4)过滤14.【答案】(1)ABCE (2)通气量不足 (3)氮源 pH(4)不断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发酵液中碳氮比为4∶1,培养一段时间使菌种大量繁殖,后将培养液的碳氮比改为3∶1(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谷氨酸迅速排放到细胞外)15.【答案】(1)扩展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枯草杆菌无 (2)蔗糖 (3)消毒(4)ACD(5)否 Pat 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将腐烂苹果的腐烂部位去除后,未腐烂部位仍含一定量的 Pat,仍存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