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巴中市2026届高三零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奥运会400m决赛中,起跑线错开排列,赛道排序从内往外依次为第1道、第2道……终点在第1跑道起跑线所在直线上.发令枪响后所有运动员同时起跑,并在各自的跑道上跑完400m.最后第2道的运动员获得第一名,第3道、第7道的运动员获得并列第二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姿势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不相等C.第3道和第7道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1道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最小2.如图所示,两直角梯形物块A、B叠放在一起静置于水平面上,A、B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均为53°,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现对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缓慢增大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增大到某个值时,A即将相对B 滑动B. A对B 的摩擦力可能沿AB 接触面向上C.无论F多大,A、B始终静止不动D.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3.我国在太空开发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假设我国航天员乘坐宇宙飞船去探索未知星球,航天员在星球表面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 图像如图所示.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则该星球的质量为( )A.1.6M B.6.4M C. M D.0.4M4.位于四川凉山的德昌风电场是四川首座风力发电场,也是中国首个山谷风力发电场.某科研小组模拟的风力发电机发电简易模型如图所示,风轮机叶片通过升速齿轮箱带动发电机线圈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0.2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OO′匀速转动,转速为 其中矩形线圈匝数为N=100匝,面积为0.2m ,线圈总电阻r=1Ω.小灯泡电阻. ,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B.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线圈磁通量改变量为0C.图示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80 V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60°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荷量为0.2C5.如图所示,由透明介质构成的半球壳的内、外表面半径分别为R 和 ,O点为球心.一束光线AB入射到半球壳内表面,入射角为60°,已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不考虑反射,则光线从外表面射出介质时的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 )A.6.如图为微量振荡天平测量大气颗粒物质量的原理简图.气流穿过滤膜后,颗粒物附着在滤膜上增加锥形振荡管的质量,从而改变其固有频率.起振器从低到高改变振动频率,记录霍尔元件a、b端输出的电信号,从而推测出滤膜上颗粒物质量.某金属材料制成的霍尔元件宽度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起振器振动频率改变,锥形振荡管的振动频率不变B.霍尔元件上表面的电势高于下表面的电势C.锥形振荡管左右振动时,霍尔元件的a、b端输出交流信号D.霍尔元件的宽度d减小,霍尔电压的最大值增大7.如图所示,C、D、E为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的二点, A为CD 的中点,在OCEDO 内充满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O点处也有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速率 从AC 部分垂直于AC 射向磁场区域,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粒子的重力,只考虑粒子在一次进出磁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B.从CO射出磁场的粒子运动时间不同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D.粒子可能从圆弧边界射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2023年8月24 日、日本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核污染水中的型 Po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该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Q,已知 Po的半衰期约为138天,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属于α衰变B.该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可以表示为C. n克化合物H Po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元素 Po还剩 克D.核反应中放出的X 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9.某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1s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关于该列简谐横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可能为5m/s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周期可能为6s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可能为 HzD.1.5s时,平衡位置位于3m 处的质点可能到达波峰10.如图,足够长的间距d=0.5m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 PQ 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间存在一个宽度L=1m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T,方向如图所示.一根质量 0.1kg,阻值. 的金属棒a以 的初速度从左端开始沿导轨滑动,另一根阻值 的金属棒b静止在导轨上,两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则( )A.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时,金属棒a两端的电压为4 VB.金属棒a不能穿过磁场区域C.金属棒a 刚穿出磁场区域时的速度大小为8m/sD.金属棒a在磁场中运动的过程中,金属棒b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08T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其中第13~15小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遮光条的宽度((2)细绳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通过光滑的动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将小车从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到光电门的位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用题上所给字母表示);(3)若实验时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1.3ms,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到光电门的位移s=0.5m,小车的质量M=0.5k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5N,重力加速度. 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2.(10分)某同学从一个损坏的小台灯中拆出了一节锂电池,为了测量该锂电池的电动势,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选用的器材如下:A. 毫安表 mA(量程为100mA,内阻为4Ω)B.电压表 V(量程为3 V,内阻很大)C.电阻箱D.滑动变阻器E.待测锂电池(电动势标称值为3.0V)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由于毫安表mA的量程太小,因此实验前需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图甲中电阻箱 应调整为 Ω.(2)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两电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U,毫安表的示数为I.(3)描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通过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V,电源的内阻r= Ω.(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4)用该锂电池、电阻箱R 和量程为100mA、内阻为10Ω的毫安表改装成欧姆表,如图丙所示,表笔A是 (填“红”或“黑”)表笔,电阻箱应调至 Ω;正确使用该欧姆表测量某待测电阻R,,毫安表指针指在50mA处,则被测电阻R,阻值为 Ω.13.(10分)如图所示为一超重报警装置示意图,长度L=0.8m、横截面积 导热性能良好的薄壁容器水平放置,开口向右.一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容器内,活塞通过水平轻绳跨过滑轮与重物相连.不挂重物时封闭气体的长度为 挂上一质量为m=50kg的重物时活塞右移至预警传感器处,此时系统刚好发出超重预警且活塞恰好平衡.已知环境温度为 大气压强为 重力加速度 不计摩擦阻力.求:(1)预警传感器离容器底部距离d.(2)从刚好发出预警开始,若环境温度从 缓慢降至 该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少了 求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C14.(12分)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的倾斜轨道AC,其延长线在 D点与光滑半圆轨道DF 相切.半圆轨道的半径.R=1m,,全部轨道为绝缘材料制成且位于竖直面内.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3V/m,,MN 的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C点处于MN 边界上),磁感应强度.B=0.5T.一质量为0.2kg的带电小球沿轨道AC下滑至C点,接着沿直线CD运动到D 处进入半圆轨道,且能沿半圆轨道通过 F 点,不计空气阻力, 求:(1)小球电性和电荷量q;(2)小球通过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15.(16分)如图所示,在倾角 的斜面上固定一个长直圆管,管内有一质量为m 的薄圆盘静止在管内,圆管的长度为60L.一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光滑小球以初速度 进入圆管,与圆盘发生碰撞,小球的质量也为m.圆盘受到撞击后向下滑动,下滑过程中受到圆管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圆盘重力的0.6倍,圆盘始终垂直管壁.小球与圆盘发生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不计其他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球和圆盘的速度大小;(2)第二次碰撞前瞬间,小球重力的功率;(3)小球在管中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圆管碰撞的次数.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模拟考试物理参考答案1. D【解析】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姿势不能把运动员视为质点,∧错误;运动员通过的路段都是400m,B错误;平均速度=位移/时间,第3道运动员的位移小于第7道运动员的位移,时间相等,C错误;第Ⅰ道的运动员位移是0、平均速度是0、D正确.2. C【解析】对A受力分析,因 故A 相对B静止,A错误;A 对B的摩擦力沿AB接触面向下、B错误:A对B 的作用力竖直向下,故A、B始终静止不动,C正确:对A、B整体受力分析、得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D错误.3. A【解析】由竖直上抛公式 和图像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公式 可得 则 A正确.4. D【解析】图示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0,A错误;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线圈磁通量改变量不为0,B错误;电动势的最大值 且ω=2πn,得. 电压表的示数为路端电压的有效值,C错误;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60°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φ=BS-BScos6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流强度定义 联立解得q=0.2C,D正确.5. A【解析】设光线AB在内表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在外表面的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由 得 由正弦定理 得 再由 得 故选A.6. D【解析】锥形振荡管的振动频率等于起振器振动频率,所以起振器振动频率改变,锥形振荡管的振动频率也改变,A错误;霍尔元件中的电子受向上的洛伦兹力,上表面的电势低于下表面的电势,B错误;锥形振荡管左右振动时,霍尔元件的a、b端输出的电流方向不会改变,则会输出直流信号,C错误;设电源电动势为E,霍尔元件长度为a,高度为h,根据平衡条件 可得 其电阻 电流微观表达式I=neahv,可得 联立 可得 当d 增大时,UH减小,D正确.7. C 【解析】由 可得 A错误;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有 由图可知,部分粒子从OC边射入磁场,又从OC 边射出磁场,由对称性可知,粒子偏转的圆心角为90°,时间为 B错误;沿AO入射的粒子,与磁场圆在最低点内切,圆心角为270°,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C正确;从图中可知,粒子不会从圆弧边界射出,D错误.8. AD 【解析】该核反应生成物X是 He,故该反应属于α衰变,A 正确;质量亏损为 B错误;n克化合物H Po中元素 Po的质量小于n克,故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元素 Po剩的质量小于 克,C错误;1He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D正确.9. BD 【解析】从图中可知波在△t=1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波速 得 v=(6n+1)m/s.由 得 由 得 B正确,A、C错误.由 得 1.5)m,当n=0时 位于1.5m 的波峰传到3m处,D正确.10. CD 【解析】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时的感应电动势E=Bdv,感应电流 金属棒a 两端的电压U=IR . U=6V,A错误;设金属棒a最终停在距磁场左边界x处,由动量定理可得 又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联立可解得x=5m>L,金属棒a能穿过磁场区域,B错误;由 可得v=8m/s,C正确;由能量转化与守恒可得回路中产生的总焦耳热 金属棒b上产生的焦耳热( D.正确.11.(1)2.60 mm (3)0.5【解析】(1)遮光条的宽度为d=2mm+12×0.05mm=2.( mm(2)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再由运动学公式 得到(3)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小车得受力分析得 F--μMg= Ma,解得μ=0.5.12.(1)0.8 (3)2.4 V 0.6Ω (4)红表笔 13.4Ω 24Ω【解析】(1)根据串并 、特点有 解得 ,即图甲中电阻箱 R 应调整为0.8Ω.(3)毫安表 mA 与电阻箱R 并联后的电阻为 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结合图像有 可得r≈0.6Ω.(4)根据欧姆表中电流由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由图丙可知,表笔A是红表笔.欧姆调零时,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有 解得由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有 解得13.(1)d=0.4m (2)Q=【解析】(1)由题可知,初始状态p =p .系统刚好发出超重预警时,设理想气体的压强为p ,有对理想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联立解得d=0.4m(2)由盖一吕萨克定律可得且解得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Q+W解得14.(1)q=0.5C带正电【解析】(1)在CD段做直线运动,分析可知,CD段受力平衡,故有解得q=0.5C,带正电.(2)设小球在CD段运动的速度为vD,CD段受力平衡,有解得vD=10m/s小球从D运动到F,根据动能定理得到解得小球通过F点时受到轨道的弹力为FN,则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15.(1)vA = vm= √gL (3)19次【解析】(1)设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球的速度为 vn,圆盘的速度为vm,由系统动量守恒和总动能相等,有解得:(2)设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t ,小球的加速度为a,则mgsinθ= ma,得到a=0.6g解得:第二次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得(3)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之间,圆盘的位移设第二次碰后小球的速度为 vA ,圆盘的速度为vB ,由速度交换有第二次碰撞到第三次碰撞之间,圆盘的位移第三次碰撞前小球的速度 圆盘的速度第三次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圆盘的速度vB =3v 第三次碰撞到第四次碰撞之间,圆盘的位移以此类推,第n次碰撞到第n+1次碰撞之间,圆盘的位移n次碰撞圆盘的总位移解得n≈19.5故一共碰撞20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