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长郡金洲新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检测暨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长郡金洲新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检测暨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暑假历史作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首个大型都邑,遗址中既有东方的白陶礼器和北方的花边型陶器,也出土了南方特色的印纹陶器;同时该遗址吸收了东方、西北及两湖地区的玉礼器文化。二里头遗址( )
A. 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B. 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完善
C. 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D. 说明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分工
2. 西夏毅宗上表宋廷称“慕中国衣冠”,并求《唐史》,但未能如愿;西夏使臣在中原积极购买史书,而北宋官员王尚恭察觉到史书涉及西夏政权的合法性,不许西夏人得到史书,只令使者买佛书。据此可知( )
A. 宋夏文化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B. 宋夏双方出于政治目的关注史书
C. 西夏终结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 D. 西夏重视宋对唐朝统治经验总结
3. 明太祖洪武年间,选进士于翰林院之下观政,称庶吉士。下表是把有明一代按庶吉士人数按籍贯分南北统计的简表。据此可知明代( )
洪武 永乐 宣德 嘉靖 万历 崇祯
南卷合计 7 231 25 104 150 63
全国总数 8 284 33 190 265 116
A. 朝廷力图平衡南北士子利益 B. 科举制度继续发展
C. 南方学子入仕意愿明显减弱 D. 北方士人思想僵化
4.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清朝开始兴建海军,至七十年代中后期,清政府海军建设达到高潮。八十年代,清政府又组建了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这有利于( )
A. 推进人才选拔制度改革 B. 反映政府积极应对农民运动
C. 加剧西北地区边疆危机 D. 说明海防建设具备社会基础
5. 1938年《新华日报》刊文指出:“台儿庄的胜利证明了只要动员民众、坚持抗战,必能取得最后胜利。”这一论述( )
A. 彰显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性 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否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 D. 体现了中共敌后战场的主导地位
6. 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达到1222.5万个,是1978年的8倍;总产值达2728.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43%,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6979万人,占乡村总从业人员的20%,占全国总职工人数的56.47%。这一现象( )
A. 得益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B. 说明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活力
C. 反映出生产关系变革利于劳动力解放
D. 表明私营企业有利于经济增长
7.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决议,将对城邦有重大贡献的外邦人授予“荣誉公民”称号,允许其参与市政活动,但不得担任公职。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
A. 民主政治具有排他性 B. 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C. 公民的群体范围扩大 D. 法律体系趋向完善
8. 古代波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驿道系统和行省制度,并推行统一的货币和税收政策。这些措施主要得益于( )
A. 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有效运作 B. 军事征服带来的庞大资源供给
C. 宗教改革形成的统一信仰体系 D. 征服地区文化主动融合的推动
9.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一切合法的权威都必须建立在约定的基础上,唯有当人民服从某种权力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服从自己的意志。”这一主张表明,卢梭认为资产阶级政体应( )
A. 通过君主立宪制实现权力制衡 B. 由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立法决策
C. 以社会契约确立人民主权原则 D. 彻底摒弃君权神授的后观念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从传统的纺织品、玩具等逐步扩展到电子产品、机械制造等领域。美国则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飞机及相关零部件等。然而,中美之间也不时出现贸易摩擦,如美国以“公平贸易”为由对中国的一些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这可用于说明( )
A.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与竞争 B. 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确立
C. 中国制造业已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D. 美国操控了中美经贸发展
11. 1932年9月,中央工农检察部颁布的《工农检察部控告局的组织纲要》规定,在工农集中的地方,设立控告箱,群众可以随时控告、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贪污浪费、官僚腐化或消极怠工现象”。这表明苏区( )
A. 致力完善监察体系 B. 工农拥有广泛政治权利 C. 注重改良社会风气 D. 积极加强政权自身建设
12.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意图实现中央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有力控制,但却把门第放到选官标准的第一位,最终巩固了门阀统治。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B. 是中央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
C. 成为魏晋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无法逆转门阀专政的历史倾向
13. 1864年10月,英国《矿工和工人辩护士报》发表文章称:“一个对工人阶级采取敌对态度的资本家的议会,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来压迫工人阶级……一个由富有的雇主组成的议会也永远不可能公平对待工人团体。”该论述强调了当时英国( )
A. 议会政治鲜明的阶级性 B. 工人运动趋向和平方式
C. 议会职能发生巨大变化 D. 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成熟
14. 《十二铜表法》规定:“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由此说明,《十二铜表法》
A.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B.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C. 力图改善奴隶处境
D. 重视法律诉讼程序
15. 唐代河朔地区藩镇割据的节度使,一度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并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据此可知,当时( )
A. 中央朝廷丧失权威 B. 儒家理念深入人心
C. 崇文抑武风气渐显 D. 一统秩序受到挑战
16. 17世纪下半叶,莫斯科发行了大量语言文法、算术、拉丁语、哲学及医学等书籍,甚至出现两千余套识字课本一天售罄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A. 启蒙运动的延伸 B. 印刷技术的进步
C. 西欧文化的扩展 D. 国民教育的普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代国家财政可区分为政府财政和皇室财政,分别由治粟内史(汉代称大司农)和少府两个机构掌管;汉武帝时,因“外事四夷,内兴功利”遂将原本属于少府掌管的盐铁收入和酒税划拨给大司农;东汉光武帝时,少府掌管的山泽陂池等租税都交由大司农管辖,大司农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财政管理机构。
——据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演变的趋势。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通过汴河与江淮相连,水运优势明显,但东京地势平坦,不易防守,且时刻面临着黄河决溢的威胁。为此,北宋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维持汴河等河道畅通,确保漕运顺利至京,并将东京城内的诸运河与护城河连接起来,形成水道纵横的交通网;另一方面,运用引黄淤灌、修造遥堤、束埽护岸等技术治理河患,并按照边城战斗式样修筑外城,同时深挖外城濠河,达到“高城深池”的效果,确保都城安全。
——据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等
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共将便于开展游击战的山地作为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首选,但也不放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为丰富的平原地区。在山地根据地政权利用地形优势,充分发挥灵活性,降低敌军武器效力;在平原,则以挖道沟、平毁敌方封锁沟和开展地道战等方式,限制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根据地政权一方面通过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土产原料,创办日用品替代工业,开发矿藏和发展重工业,并自制弹药等,保证军需民用。
——摘编自李金铮:《中共抗战的生态环境解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为保障都城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都城营建与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在利用改造生态环境上的共通之处,并分析利用改造生态环境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对待生态环境应有的态度。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历史上的“大旅行”时代约是从17世纪中叶开始,参与者主要是富家的青年子弟,许多有才华的青年绅士,为了公共利益到海外旅行,以便将来成为国之栋梁。但随着时代发展,欧洲启蒙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得旅行者的兴趣发生变化,以前对知识的追求让位于对娱乐的追求;加之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旅行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这些因素促使传统旅游不断转型。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蒸汽动力的使用、铁路交通的运行,英国“大旅行”逐渐走向衰落,从过去朝圣式“贵族游学”逐渐向休闲娱乐式的“大众旅游”转变。此后,英国旅游业开始繁荣起来,呈现出求学旅游、探险旅游、会议旅游、休闲旅游等多元形式的发展局面;逐渐催生了现代旅游业,旅行社开始出现;女性更多地迈出家门,加入旅行者的行列,去寻求疾病的康复、追求精神的独立及情感的安慰,寻求教育和职业的升华等。潜在的大量游客使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促进经济发展,但巨大的物质变化越来越显示出其非人的一面,给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污染等。
——摘编自徐敏《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大旅行”的转折——从贵族游学到大众旅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大旅行”逐渐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大众旅游”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世界进化,未有已焉。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保守云乎哉!……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
——摘自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
材料二 将要建立的新中国应该是怎样一个国家。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有人说是‘新资本主义’,我看这个名词是不妥的。农村个体经济加上城市私人经济在数量上是大的,但是不起决定作用。我们国营经济、公营经济,在数量上是小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我们的社会经济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刘少奇指出:“固然不能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政策,但也不要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估计不足,而要清醒地看见这种矛盾。”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描绘的“新”社会的核心特征,并结合所学,概述《青年杂志》创刊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和陈独秀的“新”社会的本质区别。
高三暑假历史作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背景:政府财政开支巨大;中央集权的强化。
趋势:掌管政府财政的机构权限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管理机构从分散走向集中。
【18题答案】
【答案】(1)畅通河道,保障供应;串联河道;治理河患;修城开濠,加强防御。
(2)共通之处:扬长补短;因地制宜;服务于政权建设。
作用:促进根据地形成;自给自足;发展壮大。
(3)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题答案】
【答案】(1)原因: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旅行者兴趣由追求知识转变为追求娱乐;战争所造成的动荡局势对旅游活动范围的限制;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使旅游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冲击了贵族制度。
(2)影响: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女性解放,有利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播;一定程度上大众旅游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带来压力,出现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20题答案】
【答案】(1)特征:自主(独立自主);进步(进化或与时俱进);实利(厚生利用或重视个人与社会有益)。意义: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
(2)“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经济
区别:无产阶级领导;国营、公营经济起决定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任答3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