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某同学看到一张往期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的文章是《毛泽东主席昨公告中外: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份《光明日报》应该出版于( )A. 1949年 9月 21日 B. 1949年 10月 2日 C. 1950年 9月 21日 D. 1950年 10月 2日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如图)。该协议的达成标志着( )A.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C.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3.“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A.为了保家卫国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促进朝鲜统一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4.现在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参加的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5.“他的名字及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事迹被镌刻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张自忠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 1页,共 8页7.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土地改革推行8.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党和政府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 B.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实施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现了生产资料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9.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其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被群众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的事迹是( )A.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B.治理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C.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因为其在重大历史关头,及时回答了党和国家何去何从这一‘历史之问’。”这一“历史之问”的答案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以阶级斗争为纲”C.实行多党合作 D.落实“两个凡是”11.20世纪 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 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 1/3以上。这表明()A.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C.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2.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到 20世纪 9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2001年,中国加入了(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1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第 2页,共 8页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还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A.文化保护传承 B.传统风俗习惯 C.基础设施建设 D.宗教信仰自由16.1982年,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 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据此可知,邓小平旨在( )A.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繁荣稳定 B.落实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C.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D.维护“九二共识”的决心不动摇17.20世纪 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葡萄牙谈判,分别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 1999年 12月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被英国侵占的香港 B.被葡萄牙侵占的澳门C.被英国侵占的澳门 D.被葡萄牙侵占的香港18.某同学搜集了下列一组图片,这说明他想了解中国的( )A.民族关系 B.国防建设 C.政治制度 D.外交成就19.“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周恩来达到“此行的重要目的”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20.近年来,人民解放军积极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等,震慑和打击了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这表明人民解放军积极( )A.更新武器装备 B.维护民族团结 C.改革组织架构 D.维护世界和平21.20世纪 50年代,毛泽东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第 3页,共 8页22.2025年 4月 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十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这一成就所属领域是( )A.文学 B.农业 C.原子能 D.航天2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A.思维方式改变 B.传统观念更新 C.科技发明增多 D.生活水平提高二、材料解析题2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8517美元,居全球第 15位;财政储备达 11619亿港元,相当于一年半的政府开支。……如今,香港仍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币支付交易的 79%;截至2018年底,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五;2019年初,香港连续第 2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列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第一名。——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紫荆花开映香江——写在香港回归祖国 22周年之际》(1)根据材料一,写出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并概括其回归后的发展情况。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根据材料二,写出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材料三: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 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后被称为“九二共识”。1995年 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及“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材料四: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反分裂国家法》(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当怎样履行这一义务?第 4页,共 8页25.外交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环境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材料二:1954年 6月 28日和 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习近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印度、缅甸所确认的原则并概述这一原则产生的影响。材料三:1971年 10月 25日,在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 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11月 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 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取得的外交胜利列举 20世纪 70年代我国取得的两项外交成就。材料四: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11)(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时代外交布局的特点。2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 5页,共 8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政治制度的名称及实行地区写出该制度实行的重大意义。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项目 2013年 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 35389.3亿元 57493.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50.2元 24179.8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307.8万人 3846.7万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材料三: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向试验现场发贺电的原因并写出核武器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材料四: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 1人物的赞誉称号指出图 2人物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的科学成就。材料五: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摘编自《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第 6页,共 8页参考答案1.B2.B3.A4.D5.B6.B7.A8.D9.C10.A11.D12.A13.C14.C15.A16.A17.B18.B19.B20.D21.B22.D23.D24.【小题 1】时间:1997年 7月 1日。发展情况:经济持续发展,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股票市场排名靠前;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等【小题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第 7页,共 8页【小题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要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小题 4】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②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增进与台湾同胞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25.【小题 1】外交环境: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小题 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生动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小题 3】外交胜利: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其他外交成就: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小题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26.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了国家统一,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原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打破了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鼓舞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赞誉称号:“杂交水稻之父”。科研团队成就:发现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原因: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政府主导布局科技体系;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等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