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1.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A. 中国共产党党旗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震撼世界的较量”“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血战上甘岭”等专题展览。在“血战上甘岭”展厅,我们能看到哪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A.邓世昌 B.杨靖宇 C.黄继光 D.邓稼先3.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八字方针”的提出4.与“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公私合营 D.文化大革命5.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有不同。下列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B.某同学整理的相关学习笔记C.小说《春之声》中的相关描述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照片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四川农村开始试行的改革是( )A.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 1页,共 7页7.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市场经济的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9.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材料体现了(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10.“村 BA”“村超”通过新媒体传播火遍全网。据统计,在“村 BA”的带动下,台江县 2023年共接待游客 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 23亿元。这些成就主要反映的新发展理念是( )A.协调 B.绿色 C.创新 D.共享11.2024年南宁举办的“潮起三月三”音乐会设置了“山歌迎客”“民歌新唱”“花式竹竿舞”“广西有戏”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体验活动。音乐会的举办可以( )A.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B.实现西部大开发 C.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D.尊重民族宗教信仰12.于建芳回忆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北京奥运13.“东风浩荡,雷霆万钧……大国长剑,威震苍穹……锻造战略铁拳,捍卫和平安宁。”这是我国某一军种的军歌。这一军种的前身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信息支援部队 C.第二炮兵部队 D.战略支援部队14.某同学参观“冲天两弹,惊世一星”为主题的国防科技图片展时,看到了“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的图片。这张图片展示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D.神舟一号开启飞天之旅15.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16.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 )单位:台/百户第 2页,共 7页家用电器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年份电冰箱 6.58 42.33 66.22 80.13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2彩电 17.21 59.04 89.79 116.56A.家用电器迭代速度放缓 B.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17.雷锋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也写下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恢宏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5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并找出珍藏的土地管理证,一起交给了合作社……雷锋坚定地回答:“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摘编自湖南雷锋纪念馆资料(1)材料一中,雷锋分到田地与新中国的哪一社会变革有关?当时雷锋申请加入的是什么“社”?材料二:雷锋经过武汉,专门到武汉长江大桥来参观。站在江边望着大桥看了很长时间,眼睛里还含着泪花。他对身边的人说:“钢铁,原来都是钢铁,中国的江河多得是,今后还要建多少这样的大桥,这需要多少钢铁呀!”雷锋感到自己即将要走进的鞍钢,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工作,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去鞍钢为祖国炼钢铁的决心。——摘编自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2)材料二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和鞍钢的建设与新中国实行的哪一计划有关?这一计划的完成有何意义?材料三:不同时期的雷锋精神时期 时代特色 雷锋形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 阶级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大变化的时代 大公无私的人生价值典范雷锋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富有公益精神的奉献者雷锋——据《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久久为功——学雷锋典型报道六十年述评》整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两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雷锋式的典型模范人物。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认识。第 3页,共 7页18.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空观念改天换地】材料一:中国现代史年代尺(1)材料一所示年代尺列出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几件大事,请指出其中能称之为“改天换地”的事件,并简述理由。【史料实证 翻天覆地】材料二: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2)根据材料二,概括图中所示数据呈现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历史解释惊天动地】材料三:八年级某同学所做的学习笔记2021年 7月 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3)根据材料三指出今朝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变中国面貌?19.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二 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家数量柱状图第 4页,共 7页材料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承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 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有哪些?(2)据材料二,指出哪一时间段中国新建交国家数量最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4)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成就对中国、对世界分别有何重大影响?20.我们要像石榴仔一样紧紧地抱成一团,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六十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摘编自歌曲《爱我中华》(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制度。材料二: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摘自港澳回归的诗歌材料三: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 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得万里长城……——摘编自歌曲《 2035去台湾》(2)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50字以上。)第 5页,共 7页参考答案1.B2.C3.C4.B5.D6.D7.D8.C9.C10.C11.A12.B13.C14.A15.C16.B17.社会变革:土地改革。社:农业生产合作社,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任举两位),认识:雷锋精神具有时代性,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雷锋精神体现了爱国、奉献、敬业等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传承和弘扬18.【小题 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 6页,共 7页【小题 2】发展趋势:中国外汇储备在世界的排名和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排名均不断上升。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加入WTO以及中国经济自身的持续快速发展等【小题 3】伟大成就: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小题 4】原因: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能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如脱贫攻坚、推动经济建设等;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全国人民力量,不断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从而改变中国面貌19.【小题 1】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小题 2】时间:1970年到 1979年。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小题 3】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小题 4】影响:对中国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世界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20.【小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小题 2】观点:“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论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 7月 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 12月 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国的怀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我们充分相信“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综上所述,“一国两制”的构想维护了国家主权,实现了祖国统一,是推进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