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48 分。1.唐高祖时期,15位宰相中仅 1人是通过科举成功入仕的寒门子第。至唐玄宗时期,35位宰相中有 11人出身寒门或小姓家族,且其中多数凭借科举踏上仕途。这一变化体现了科举制(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防止世家大族入仕 C.消除社会阶级矛盾 D.提高官员文化素养2.据下面信息可知,唐朝盛世时期的这两位统治者都( )“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减轻百姓负担,劝课农桑,不夺农时。“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选派官员巡视各地,强调“农业种植的时间不能耽搁”。A.重视官吏考核 B.重视民生 C.注重虚心纳谏 D.减省刑罚3.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解释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B.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C.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 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如图为瓜州榆林窟第 3窟玄奘取经图。这幅壁画可用于佐证唐朝时期的( )A.对外交往B.经济发展C.民族关系D.社会风气5.某校开展了“诗词配标题”活动,活动中的某个板块展出了如下诗句。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横线处的标题是( )(______)赵宋神宗为社稷,举贤变法铸新篇。富国强兵固政权,革新之路古今传。A.商鞅变法 B.陈桥兵变 C.王安石变法 D.“靖康之变”6.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往的方式。其中,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辽7.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他“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岳飞受到尊崇和怀念是因为他( )A.平定准噶尔叛乱 B.誓死尽忠报国 C.组织军队抗元 D.清除东南倭患第 1页,共 9页8.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建立蒙古政权C.完成全国统一 D.定国号为大元9.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说明,行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促进边疆开发 B.扩大疆域范围 C.加强文化专制 D.巩固统一局面10.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两宋时期,某一农作物从越南传入中国,并在东南地区推广,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一农作物是( )A.占城稻 B.玉米 C.花生 D.甘薯11.“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12.“海外商船进入中国海域后,市舶司要派官员验货入关,征收关税必不可少,宋太宗时,关税税率先为20%,后改为十征其一,宋神宗时一度改为十五取一”。据此可知,宋朝(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D.开创中外交通新局面13.宋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下列属于宋代天文学成就的有( )①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②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③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④苏颂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1571年,明朝与蒙古俺答汗达成和议,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恢复通贡关系,每年一贡,开在大同等边镇开设互市场所,由边民自相贸易。材料反映出和议的达成( )A.彻底解除了明朝的边患危机 B.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C.加强了明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D.确保了双方不再发生战争15.万历援朝战争是明朝战史上较为精彩、较为曲折的战例之一。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B.大幅增强了明朝的国力C.这次援朝抗日战争以失败告终 D.明朝应朝鲜要求仅出兵一次16.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一措施使明王朝“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由此可知,张居正改革( )第 2页,共 9页A.缓和了土地兼并 B.简化了税收手续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惩治了贪官污吏17.“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18.某班设计“中华英雄谱”主题板报。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所在版块的标题应是( )A.修建运河通南北 B.抗击侵略卫主权 C.撰写史书显自信 D.革新工具救农业19.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图展示的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加强管理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A.伊犁将军府 B.澎湖巡检司 C.奴儿干都司 D.宣政院20.清朝时期,有人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等类似的诗句,被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遭受了株连九族之罪。这表明当时的统治者( )A.实行八股取士 B.强化地方监察 C.大兴文字狱 D.重视文化事业21.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扬州“四方豪商大贾,鳞集糜至(聚集而来),侨寄户居者不下数十万”。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交通便利发达 B.农业生产恢复 C.手工工场成熟 D.商业繁荣发展22.李时珍为写作《本草纲目》,四处考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除对各种药物进行实地观察、采集外,还虚心向当地人民请教药物知识,搜集了许多民间药方。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这反映了李时珍( )A.提倡以民为本 B.注重经验总结 C.重视实践求证 D.善于推陈出新23.如图人物是明中期的思想家,他认为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是合一的,提倡“知行合一”。“他”是( )A.王守仁B.黄宗羲C.朱熹D.韩愈第 3页,共 9页24.暑假期间,某同学准备去参观曹雪芹纪念馆。他可以在纪念馆中了解到( )A.《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B.《西游记》的创作背景C.京剧的发展历程 D.《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隋唐时期,医药学领域最突出的人物是孙思邈,他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 ______ ”;材料一图 A是 ______ (人物)的书法作品,他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______ (朝代)最优秀的杂剧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图 B人物编著的《 ______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材料二:印刷术的西传与造纸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说,没有印刷术就没有阿拉伯和欧洲的近代文明。在此以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这既慢、易错,也大大限制了一般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过去只有僧侣、贵族才能读书受教育的状况。——摘编自葛红《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印刷术传播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宋元时期我国印刷术发展演变的史事。(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为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交往的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摘编自董月《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第 4页,共 9页材料二:(永乐年间)船队先后到达亚非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六次返航时,出现了 16国派遣使节随船队到中国的盛况……带回的“苏麻离青”(一种制瓷原料)使得烧制的青花瓷达到了烧造的高峰;强劲的海外市场支撑了青花瓷的生产,也刺激了瓷器新品种的生产和改进。另外,阿拉伯地区喜好的伊斯兰风格也为青花瓷增加了更多的域外情调。——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从文明交独走向社会时尚》材料三:闭关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清朝统治者隔绝中外民众的往来,加强对东南沿海的清剿,断绝了东南沿海人民的活路,造成了嘉庆年间(1796-1820)东南沿海商民的反抗;妨碍了中国人民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从而造成中国的落后。清政府特许专营对外贸易的机构 ——摘编自徐明德《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及其历史教训》(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2)永乐年间,率领材料二船队多次下西洋的历史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明朝青花瓷生产发展的外部因素。(3)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指出材料三图中机构的名称。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材料二: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使朱元璋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废除丞相制度。——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第 5页,共 9页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出宋朝实行了哪一治国方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实行这一治国方针产生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朱元璋在地方上采取的统治措施。(3)材料三图 A机构是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指出这一中框机构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 B反映的制度产生的影响。28.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盛世长安泽被江南】材料一:从晚唐到五代,北方战事一直没有停歇,而且战争惨烈程度往往令人为之侧目,相比之下,烧及南方的战火并不炽烈,……由于南方地区的劳动力主要来自战乱的、先进的北方。在战文中能够逃离他乡异地者多属青壮年人及有资财,有学识、有地位的人。这些人到了南方,为南方带来了人才、资金和技术。自然条件优越的南方……社会经济自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摘编自傅蓉蓉《北宋前期南方经济圈形成与文学转型》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1)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晚唐到五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材料一图片体现出唐长安城的哪些特点?【街市百业商汇通宝】材料二第 6页,共 9页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北宋纸币铜版拓片(2)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宋朝城市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中纸币的历史地位。【人稠地窄亩减粮率】材料三: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年 1.84 735.22 4.001768年 2.08 741.45 3.561784年 2.86 760.57 2.661812年 3.34 788.93 2.36(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中期人口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趋势的出现产生了哪些影响?(4)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第 7页,共 9页参考答案1.A2.B3.D4.A5.C6.A7.B8.B9.D10.A11.C12.C13.D14.B15.A16.C17.D18.B19.A20.C21.D22.C23.A24.D25.【小题 1】药王;柳公权;元朝;农政全书【小题 2】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和欧洲的近代文明;改变了文化传播方式,扩大了民众受教育的范围。史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朝王祯发明木活字第 8页,共 9页【小题 3】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等26.【小题 1】特点:交往范围广;具有连续性;交往领域全面【小题 2】人物:郑和。外部因素:海外市场的需求;伊斯兰风格的影响【小题 3】消极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或引发东南沿海商民反抗);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科技学习;导致中国落后。机构:广州十三行27.【小题 1】方针:重文轻武。积极影响:压制了武将权力,防止了地方割据;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小题 2】原因:丞相跋扈的教训;对开国元勋的猜忌。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小题 3】机构:军机处。影响: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8.【小题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人才、资金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特点: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商业繁荣;功能齐全【小题 2】表现:夜市禁令被突破;店铺与居民住宅交错;商业街取代商业区。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小题 3】状况:人口持续增长。影响: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小题 4】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与变迁(或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