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设计小房子》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设计小房子》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设计小房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单元第4课,对应课标学习内容“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二点“知道有些材料可以被回收利用,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第一点“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第二点“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
衔接前3节课“家”的情境,本节课启发学生通过“废品再利用”,经历对核心概念以及工具、设计、制作的综合运用过程。学生会将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体现在“小房子”的设计过程中。
本课内容有三个部分,明确任务版块,展示做成的房子照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做出来的房子可以是什么样的,聚焦本单元的任务:造房子,并且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设计方案版块,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整理收集的废旧材料;第二个活动研讨要建造什么样的房子,第三个活动是绘制设计图。拓展版块,根据设计图,补充所需的材料。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的材料,并对动物的家和人类的房屋进行观察,了解了房屋的基本需求,从本课开始聚焦本单元的任务:造房子。二年级学生的绘画水平一般,写字也慢,需要教师指导如何绘制设计图,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更简便的在图上标注材料和细节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意识到某些材料可以回收、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体会材料的性能会影响产品的功能。
科学思维:
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收集到的材料,为建造小房子的材料做出合适的选择。
探究实践:
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房子。
通过绘制设计图,表达和交流想法。
态度责任:
在交流设计方案的活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材料设计房子。
难点:指导学生研讨设计和绘制设计图。
【材料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收集的废旧材料,编号贴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教师出示照片,聚焦任务:造房子。引导学生分析房屋需满足哪些功能,明确任务的要求: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制作一个稳固、明亮、通风的小房子。
设计意图:承接前面的学习,聚焦本单元的任务:造房子。师生对话中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
二、设计方案
1.活动一:整理收集的废旧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回顾这些材料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对一类材料进行编号或贴上材料标签。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的材料储备,回顾材料知识。对材料进行编号或贴材料标签,可以方便后期学生在设计图上标注材料。
2.活动二: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工程任务要求和材料特点,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可以示范讨论的方法,如制作的房子要明亮、通风,那么房子需要有窗户,需要几扇窗户?开在哪里?窗户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制作?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工程标准和材料特点作初步构思。
3.活动三:分组绘制设计图
学生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编号或材料标签(不干胶打印),让学生可以直接贴在设计图上,标注该部分所用的材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绘制草图即可,借助编号或材料标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捷的标注材料,方便之后进行汇报交流。
拓展:根据设计图补充材料
教师引导一个小组展示设计图,让小组依据设计图再次观察材料,发现是否还有需要补充的材料,作为示范。各小组研讨,继续补充完善设计图,并在图中标注需要补充的材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依据设计图再次观察材料并进行补充,为后续制作材料做准备。
【板书设计(生成)】
【学生记录单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