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房子“展示会》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小房子“展示会》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房子”展示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单元第6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对应课标学习内容“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的第四点“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本课是对建造房子任务的总结评估,也是对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中的材料相关概念形成状况、探究能力发展和环保意识树立等的综合评价。
本课内容有四个部分,展示介绍版块,学生展示和交流作品,介绍作品的材料和功能。相互评价板块,让学生从五个维度评价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造出的房子。反思改进板块,引导学生从单元学习的视角出发,进行自我反思、回顾与总结。拓展版块,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应该放在房间什么位置,让学生将房屋模型的概念应用到真实生活场景中,从而促进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发展。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展示和汇报,评价标准也需要简洁易懂,评价方法要简单易操作。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说出常见材料的特点。
2、知道材料特点与物品功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科学思维:
通过房子展示会的活动,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尝试用现象或经验支持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探究实践:
展示和介绍简单的房子实物模型,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态度责任:
1、在小房子展示评价过程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小房子的交流评价,反思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评价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建造的小房子,反思造房子的过程。
难点:组织学生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回顾。
【材料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规划和布置展示区域。
小组:建造的小房子和设计图、评分表、各小组投票板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展示介绍
教师在课前布置好各小组展示区域,设置制作作品的画廊漫步活动,每小组留两人介绍,出两人去参观与评价,随后轮换。要求介绍自己的小房子各个部分用了什么材料,实现了什么功能。
设计意图:小组在展示本小组的房子的过程中,可以回顾制作过程,反思作品。
二、相互评价
1.教师介绍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如足够大的门是指要比橡皮泥小人大,使得橡皮泥人能自由进出;房间比较明亮的标准是在房间内放纸条,可以看清字条里的字等。
2.教师提前准备好序号贴纸,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给别的小组进行评价,可以直接将贴纸贴在该组的评价表上,符合一项要求的就贴一个贴纸。(可以在画廊漫步时进行)
设计意图:用画廊漫步这种更易操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相互评价。
交流:
1.教师引导1~2个小组展示房子和评价表,分别从小组分工、作品评价和如何改进三方面进行汇报。
2.分组研讨,观察评价表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如何改进的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改进。
拓展
教师提问,应该将绿植放在房间的哪个位置,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造房子过程所获得的科学概念,迁移到实际应用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板书设计(生成)】
【小组评价单】
第 3 小组“房子”达标情况投票板
要求 达标情况 票数
1.用了两种以上的材料 4
2.房子稳因,不容易变形 3
3.有足够大的门窗 4
4.房间比较明亮 2
5.节约材料 2
总票数 15
评价方法:如果你认为该小组这一项达标,则将序号贴纸贴在对应框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