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不同的天气》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不同的天气》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不同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本课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10.1天气和气候"的第一点"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和"10.1天气和气候"的第二点"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课是继上一课认识空气后,继续对地球家园展开具体认识,学习不同的天气。本课主要是比较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并描述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的天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对天气进行简单的区分,但是对于天气对人类生活、动植物影响的认知比较零散和跳跃,缺乏一定的梳理、比较。本课中,教师需要有条理地梳理天气对人类生活、动植物影响,并建立天气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天气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认识到天气会影响人类生活和动植物。
科学思维:
能观察不同天气比较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的特点。
描述天气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能比较、分析、归纳天气对动物和人类影响的区别。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和搜集各种各种天气信息的信息,描述天气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
通过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天气的特点。
态度责任:
通过记录天气特点,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通过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影响,体会天气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记录天气特点,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影响。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天气图卡。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询问学生知道的天气种类,引出课题《不同的天气》。
2.生回答知道的常见天气,如晴天、 阴天、雨天等。
设计意图:从让学生描述当天的天气导入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迅速聚焦到本课的研究对象——天气,也可以了解学生关于天气认识的已有前概念。
二、探索
1.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包括晴天、雨天、阴天、雪天、多云天、雾天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每种天气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不同天气里还看到过哪些现象。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详细讲解不同天气的主要特征。
4. 分组讨论,结合图片和经验,说出天气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
5. 记录今天的天气。介绍记录单,说明记录方法, 强调观察重点。
设计意图:说一说各种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及对动植物的一些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天气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记录今天的天气,让学生学会运用关联的视角来发现事物的特征并作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习惯。
三、研讨
1. 师:你喜欢哪种天气?说一说你的理由。
2. 请多位学生分享。
3. 小组讨论:刚刚我们交流了部分天气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阴、晴、雨、雪等天气分别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进行讨论,然后请小组进行全班分享,提醒大家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考虑。
4. 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分类板书记录学生交流的关键词。
5.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教师准备丰富且结构性强的观察图片,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天气对人和动植物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同时小组讨论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天气的客观条件造就了生物的千姿百态,生物演化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拓展
雷雨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享,其他人补充。观看视频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关注到一些极端的恶劣天气对人们的不利影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防雷电知识的教育。
【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说明】
板书下方空白贴,是学生可能提到的天气,由课堂中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