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夜晚的月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7课《夜晚的月亮》学生将基于对几种曾经见过的月亮形状的回忆,对月亮的形状进行连续性观察和记录,并在研讨中梳理和总结月亮形状是变化的。本课的主要教学活动,按照观察、比较、描述的逻辑进行组织。观察的是不同日期月亮的“相貌”,比较的是月亮形状的差异,用涂画、剪纸的方式描述月亮的变化。本课的记录是本单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记录,也是本单元记录形式的最复杂的样态——观察并记录物体动态的长周期变化现象。和本单元的其他教学内容一样,我们从不简单、孤立地看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始终是带领学生用关联的视角认识地球家园,这一课让学生将月亮与地球家园里有生命的物体进行关联思考。【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月亮在天空中的样子是变化的是有一定感知的,只是不知道这就是月相,也没有去连续的观察记录过,没有总结过月相变化的规律,所以对于怎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月相,月相具体的变化规律也不是很清楚。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对月相观察感兴趣,但是可能会忘记或缺乏耐心,教师需要激励并提醒学生坚持记录月相。月相有时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看不见,因此建议可以从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在家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活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科学思维:能观察并记录月相的长周期变化,并总结规律。探究实践:能参与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态度责任: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难点: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材料准备】教师准备:月相图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月相记录卡、笔、剪刀、月相纸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课前观察活动在课前提前一周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讲解教材上记录月相的两种方法,让学生在月相记录卡上记录观察到的月相。二、导入1. 前段时间老师布置了观察月亮的任务,很多同学每天都在坚持观察记录,表扬一直坚持的同学们!真的太棒啦!老师也在每天观察,这是我拍到的一组图片,你发现图片中的月球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会说到形状不同)2.教师讲解月相概念: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我们把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做月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夜晚的月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找到图片中月球的不同点,引出月相的概念,并且初步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这里对同学们坚持观察进行表扬,让孩子意识到老师也在观察,可以激励孩子课后继续观察月相变化。三、探索1. 老师这里有一组月相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思考如何描述这些月相。2. 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月相,教师记录下学生的描述。3. 同学们过去的一周中,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呢?每位同学都把你观察记录的月相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分享。4. 请一些小组的同学投影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和其他学生点评。5. 我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记录图片中的月相呢?6. PPT出示月相的两种记录方法,师任选一幅图片实物投影演示。7.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聚焦部分的月相,并小组内交流,请两位同学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设计意图:复习记录月相的方法,让学生试着描述月相,对月相形成具象的认识,并强化月相是变化的。方便后面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记录的月相,让学生会进一步描述月相,有的同学没有坚持观察的可以互相学习。让学生整理课前在家观察月相的记录,可以为学生自主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四、研讨1. 老师出示一组月相图片,通过你观察记录的月相和老师连续观察一段时间的月相,你发现了什么?这些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2. 提问: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3. 小结:不同的夜晚的月相可能不同;连续观察几天观察到的月相在逐渐发生变化,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板书)。4. 问:月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5. 学生分享,教师小结。比如没有灯光的户外,可以借用月光进行夜间活动;可以依靠月相知道大致的农历日期;月亮也是地球上潮汐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月亮带给人们更多的还是人文方面的影响,诗歌与艺术、节日与传统很多都与月亮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享他们可以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师提供月相图片辅助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月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指向学生关注月亮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这里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充分肯定。如果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情况,可以帮学生适当地拓展一下认知。四、拓展了解我国有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设计意图:科学与人文很好结合,是科学教育中的美育切口。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些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尽管不是真实的,但都是人们通过对月亮的观察赋予的文化与情感的寄托,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板书设计(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