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成功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标志着我国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供应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碳14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比的大B.此核反应会出现质量亏损,但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变C.骨骼中以碳酸钙()形式存在的的半衰期比单质的半衰期更长D.X是氦核,此反应为α衰变2.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轴线处于竖直方向,A、B两个小球紧贴着筒内壁分别在不同的两个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大于B,即RA>RB)。分析A、B两球的运动,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周期3.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视为质点),某次乒乓球与墙壁上的P点碰撞后水平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Q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不计空气阻力。若球拍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乒乓球落到球拍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4m/s,则P、Q两点的高度差为( )A.0.1m B.0.2m C.0.4m D.0.8m4.如图所示,开始时A、B间的细绳呈水平状态,现由计算机控制物体A的运动,使其恰好以速度vA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经细绳通过定滑轮拉动物体B在水平面上运动,则下列v-t图象中,最接近物体B的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5.高空滑索是勇敢者的运动。如图所示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足够长的倾斜钢索上运动(设钢索是直的),下滑过程中到达图中A位置时轻绳与竖直线有夹角,到达图中B位置时轻绳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位置时,人的加速度可能为零B.在A位置时,钢索对轻绳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C.在B位置时,钢索对轻环的摩擦力为零D.若轻环在B位置突然被卡住,则此时轻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6.如图,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为f、g、h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D.f与h中的气体压强不相等7.如图甲为氢原子能级图,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图乙所示的光电管阴极,只有频率为和的光能使它发生光电效应。分别用频率为的两个光源照射光电管阴极,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一共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图乙中,用频率的光照射时,将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C.图丙中,图线所表示的光的光子能量为D.图乙中,光电管中的光电流方向为由极指向极8.“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我国计划于年登陆火星。假如某志愿者登上火星后将一小球从高为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测得经过时间t小球落在火星表面,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火星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B.火星的质量为C.火星的平均密度为D.环绕火星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周期为二、多选题9.图中实线为分子力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虚线Ⅰ为分子间的斥力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虚线Ⅱ为分子间的引力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据此可知( )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两分子间的距离为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D.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10.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图所示是某快递公司的自动传送带示意图,当传送带上没有包裹的时候,传送带保持静止;当包裹被无初速的放上传送带时,传送带自动调整速度开始传送,为确保包裹不被损伤,要求包裹在传送过程中与传送带不发生相对滑动且到达B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为提高效率,还要尽量缩短传送时间。某次传送包裹质量m=10kg,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夹角θ=30°,传送带两端A、B的距离L=37.5m,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裹的质量越大,包裹从A到B的时间越长B.包裹从A到B全过程加速度的最大值为2.5m/s2C.包裹从A到B的时间最短时间为6sD.包裹从A 到B全过程速度的最大值为12.5m/s三、实验题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2所示,各个计数点已经在纸带上标出,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的交流电源。(1)图中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s。(2)打下计数点6时纸带的速度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3)木块的加速度为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4)如果交变电流的频率,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1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放置,力传感器固定在墙上,通过绕过两滑轮(分别固定在长木板和滑块上)的轻绳与重物相连,重物离地面足够远。调节两滑轮的位置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不计轻绳与各滑轮之间的摩擦,让重物牵连滑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记录传感器读数F以及根据纸带信息求出加速度a,改变重物质量,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出5组a、F的值,并作出a-F图像。已知传感器的量程和轻绳耐拉力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安装纸带时,有图2(甲)、(乙)两种穿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2)实验中得到的a-F图像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0,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绝对值为a0,则测得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先释放滑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B.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这给实验带来偶然误差C.随着重物质量的增大,a-F图像末端可能发生弯曲D.无论重物质量多大,滑块的加速度也不可能超过(4)将物体X固定在滑块上,重复上述实验,根据数据再作出a-F图像,若已知该图像的斜率为k,请你写出物体X的质量的表达式mX= (可以k0、a0、g、k表示结果)四、解答题1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篮球比赛中直入篮筐投中一个三分球。已知出手点的高度,篮筐的高度,篮球的出手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 ,求:(1)篮球从出手到进入篮筐所用的时间;(2)出手点到篮筐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式)14.如图所示,小球P用两段等长的细线悬挂在车厢的顶部,两段细线与车厢顶部的夹角,已知小球P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g取。(1)若车厢处于静止状态,求左、右两细线的拉力大小;(2)若车厢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求左、右两细线的拉力大小。15.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长为的匀质木板B静止在足够长的水平地面上,在距木板的右端x处静止摆放着质量为的小木块(不计小木块的尺寸,A可视为质点),木板和小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时刻,在木板左端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则:(1)拉力F为多大才能拉动木板?(2)若拉力,在F拉动木板的过程中,经多长时间木块离开木板。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A D A C C ABD CD11.(1)0.1(2)(3)(4)偏小12.(1)乙(2)(3)D(4)13.(1)(2)【详解】(1)设篮球从出手到进入篮筐所用的时间为t,竖直方向上,有其中 解得 或(舍去) (2)水平方向上,有 出手点到篮筐的距离 解得14.(1)(2),0【详解】(1)对小球受力分析构建三角形,则有解得(2)对小球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可得联立解得为负值,故说明右边细线已松弛,由与的矢量和为可知代入数据解得15.(1)25N(2)【详解】(1)由题可知,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木块在木板上时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对木块与木板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即拉力F为25N才能拉动木板。(2)当木块相对于木板恰好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木块有对木板有联立解得,因所给拉力,故A、B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木块与木板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设经时间木块离开木板则有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