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标导航知识内容 课标要求 目标层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单位及换算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与错误、特殊测量 ★二、核心纲要1.测量长度的常见工具常见工具如图 1-1-1所示.2.长度单位及换算(1)国际基本单位是米(m).(2)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刻度尺的使用(1)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度线的位置及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紧贴且平行(或重合),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选择另一完好的刻度线对齐).(3)读数时正对刻度尺,视线与刻度线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必须有数值和单位.4.误差与错误(1)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2)误差:是在正确测量读数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3)误差不是错误.不能消除误差,但能减小误差;而错误能够避免.(4)减小误差的办法.① 减小系统误差:提高测量工具精度,改进实验方法等办法减小误差.② 减小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化少为多(又称积累法):待测量较小时,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和,然后计算出待测量.(2)化曲为直(又称替代法):用弹性很小的细线与待测物体完全重合,然后拉直测长度.(3)化直为曲(又称滚圆法):利用圆周长(如轮子)与圈数的乘积,得到路径的长度.汽车、摩托车的里程表就是用的此原理.(4)化内为外(又称平移法):常见如“三角板+直尺”测量硬币的直径.6.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石英钟、秒表、沙漏等,如图 1-1-2所示.(2)常见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秒(s) 常见单位:小时(h)、分(min)1h=60min=3600s(3)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分内外两个刻度盘.常见的机械表外盘一圈为30s,内盘一格为30s,两盘读数相加就是总时间.三、全能突破易错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一根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7.5cm( )(2)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3)选择测量工具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4)记录长度测量数据时,至少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多估读几位可提高精度( )(5)误差是指真实值与测量值的差异( )(6)通过多次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2.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如图1-1-3所示,则物体长度为 mm.3.小明同学测得某本200页的书厚度是 7.2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 mm.4.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2.41cm、2.42cm、2.33cm、2.41cm、2.43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A.2.40cm B.2.4175cm C.2.42cm D.2.418cm5.使用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将尺拉长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会(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无法确定能力提升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 、 、 、 、 、 等.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为 .常见的时间单位还有 、 等.7.刻度尺的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刻度尺的 、 和 的位置.(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紧贴且平行(或重合), 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 ,并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必须有 和 .8.为了探究刻度尺精确度的决定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如图1-1-4所示,观察刻度尺读数回答问题:(1)甲尺的读数是 ,最小刻度为1 .(2)乙尺的读数是 ,该数据的准确值是 cm,估读值是 cm.(3)综上所述,刻度尺的精确度受 影响.9.测量过程中,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做 .和错误不同,它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为了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1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10cm= dm= mm(2)281km= mm(4)5nm= μm= dm(5)180s= min= h(6)3h3min20s= s11.在比例尺为1:1000000 的中国地图上,杭州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5cm;则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约为 km.12.某自行车车轮外直径是50cm,紧贴花坛边缘绕行一周,自行车车轮转动 40 圈,花坛的周长为 m.(π=3.14)13.下列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 km、 dm、 cm、μm、 mm B. m、 cm、 mm、 dm、μmC. km、 dm、 mm、μm、 nm D. m、 dm、 cm、 nm、μm14.下面物体中,长度最接近 1cm的是( )A.火柴盒的长度 B.铅笔芯的直径C.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 D.乒乓球的直径15.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 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中学生的身高是16.7516.小明同学查列车里程表发现,上海至北京的铁路长度为1463km.下列不等于这一长度值的是( )1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m=4.5m×100cm=450cmC.36cm=36÷100m=0.36m18.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零刻度线必须对准物体的最左端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D.测量结果不需要估读19.如选项所示,测量圆柱体截面直径,正确的是( )20.用量程是20cm、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读数记录正确的是( )A.18.2cm B.18.210cm C.18cm D.18.21cm21.利用普通刻度尺测量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直接测量这一张报纸的厚度B.将报纸连续对折 4 次测出厚度除以 4C.将报纸连续对折6 次测出厚度除以 64D.将报纸连续对折 10 次测出厚度除以 102422.要测量一摞纸中每张纸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将 100 张纸叠放在一起,测量100 张纸的厚度,再除以 100D.将100张纸叠放在一起,多次测量这100 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最后除以10023.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是弯弯曲曲的,你如何用直尺在地图上(比例尺已知)得到长江的真实长度 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24.有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一卷标签上注明直径是0.8mm,另一卷上的标签已模糊不清,没有刻度尺,如何求出没有标签的细铜丝的直径 25.如图 1-1-5所示,有一只弹簧、一把刻度尺和一副三角板,怎样测出这只弹簧(不包含挂钩)的钢丝长度,写出测算步骤(不能破坏弹簧).中考链接26.(贵州中考)如图1-1-6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27.(海南中考)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nm B.18mmC.18cm D.18dm28.(北京中考)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巅峰 突破29.下列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A.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B.量程比被测物体尺度小的尺子C.刻度不均匀的尺子 D.分度值不是 1mm 的尺子30.小明利用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物理课本宽度为17.6cm.则实际课本的宽度可能为( )A.17.6cm B.17.2cm C.18.0cm D.一定小于 17.6cm31.如图1-1-7所示,啤酒瓶的下部是圆柱形,上部逐渐缩小;若已知瓶子外部直径为 D.(1)在啤酒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得有水部分高为h (如图1-1-7甲所示);塞上塞子,再将它倒置,用刻度尺测得上方无水部分高为h (如图1-1-7乙所示).则啤酒瓶的容积V= .(2)该方法测啤酒瓶容积巧妙、简单,但存在误差.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两条):32.给你一块长方形砖及一支粉笔,要求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出长方形砖上斜对角线的长度(最远两个点的距离).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 × × × ×【解析】(5)误差是正确测量读数时,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不强调正确测量读数,可能是误差也可能是错误;且只能描述“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而不能用真实值与测量值去比较.2.25.0(或25)3.0.072【解析】部分同学回答0.036mm,没有意识到一张纸有两页的问题.4. C【解析】错选 A,计算时没有删除错误数据2.33cm.错选 B,去除错误数据后计算结果的分度值与原数据不同.5. A6.米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纳米 秒 小时 分钟7.(1)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2)零刻度线 (3)垂直 估读 (4)数值 单位8.(1)2.50cm mm (2)2.5cm 2 0.5(3)最小刻度(分度值)9.误差 不可以 多次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0.(1)0.310 31.0(5)3 0.05(6)1100011. 15012.62.8【解析】自行车车轮的周长l=π·d=3.14×0.5m=1.57m绕花坛一周直行车车轮共转动了40圈,花坛的周长为自行车车轮周长的40倍∴花坛的周长L = 40l =40×1.57m=62.8m.13. C;14. C; 15. B;16. D;17. D;18. C;19. C20. D【解析】读数应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只有D符合要求.21. C【解析】单页纸太薄不能直接测量;对折4次应该除以16;对折10次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无法做到.22. D23.辅助器材:软细线(无弹性)方法:将软细线摆放在地图上,使软细线与长江完全重合,在线上做出长江两端的标记,拉直软细线利用刻度尺测量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计算长江的实际长度.24.(1)将两卷细铜线紧密地绕在两支铅笔上,直到所绕铅笔的长度相同,记为 L;(2)分别数出直径已知的线圈、直径未知的线圈的总圈数,分别记为n 和n ;(3)由 可知,未知直径25.用刻度尺、三角板测出弹簧的外部直径d,数出弹簧的线圈匝数 n,由L=nπd就可算出钢丝的长度.26. B 2.4827. C;28. A;29. C【解析】对于一件测量器具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的分度均匀性;尺就是一个标准,标准不确定,就不能给出正确的测量值.至于零刻度线磨损,可以选择其他点作为零刻度线,量程不够可以采用分段多次测量的办法.30. C【解析】使用受潮膨胀的木尺,其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只有C可能是真实值.(2)刻度尺精确度不高、测量时估读、瓶壁有厚度、瓶塞占空间32.(1)用粉笔依砖块底面画出长方形;(2)将砖块平移到一侧,使底面的边与所画长方形重合(如图1);(3)用刻度尺测量出 AB 的长度,即为内部斜对角线的长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