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蒙古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智能手机中的光线传感器可以根据外界的光照强度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光线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光电效应。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B.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C.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D.光电效应实验中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2.探矿时可以在大地表面放置一对正、负电极,通过分析电极附近电场的分布情况,推测出地下矿体的分布。某次利用该方法探矿时电极附近的电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四个点,其中C、D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B.A、B、C、D四点中,B点的电势最高C.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电子在C点时的电势能比在D点时的电势能大3.一物体沿水平面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体运动的位移为x,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以下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4.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移出磁场,如图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一边a、b两点间的电压最大的是( )A. B.C. D.5.图甲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1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参与波动的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波的频率为2HzC.该波的传播速率为2m/sD.经过0.5s,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向前传播2m6.表演“飞车走壁”杂技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演员骑摩托车(视为质点)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车在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计车轮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上运动时侧壁对摩托车的支持力较大B.在轨道上运动时的角速度较大C.在轨道上运动时的线速度较小D.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较小7.中国的面食种类繁多,其中“刀削面”广为人知。如图所示,厨师将小面片沿锅的某条半径方向水平削出,小面片削出时距锅的高度,与锅沿的最近水平距离,锅可视为半径的半球壳(球心为,不计锅的厚度),小面片恰好从点落入锅内。小面片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小面片被削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A. B.C. D.二、多选题8.2024年8月,我国低轨互联网“千帆星座”首批组网星中的千帆极轨01组卫星成功升空,这些低轨卫星在距地表约160公里至2000公里之间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具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等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组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小B.01组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C.01组卫星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大D.01组卫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9.如图甲所示,时刻,一质量为的木板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粗糙地面向右运动。在时刻,撤去水平推力,木板做匀减速运动。木板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始终相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为B.木板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C.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水平推力和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0.如图所示,M、N端连接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阻值为的定值电阻,副线圈上接有滑动变阻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正中间位置,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的电功率相等。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B.若滑片上移,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一定减小C.若滑片下移,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可能增大D.滑片移动的过程中,三、实验题11.时光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一侧插上大头针,确定入射光线,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和两枚大头针,以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1)确定的位置时,应透过玻璃砖观察,使挡住 (填“”“”或“和”)的像;确定的位置时,应透过玻璃砖观察,使挡住和 (填“”“”或“和”)的像。(2)如图乙所示,在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并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由于没有量角器,同学们以点为圆心、适当半径作圆,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过A点和B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与法线的交点分别为C点和D点,测得,则该玻璃的折射率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来做实验,如图丙所示,两块棱镜放在空气中,两者的面是平行放置的,大头针的连线垂直于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右边的大头针应该是_____(填选项代号)。A. B. C.、 D.12.“争先”学习小组正在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部分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1)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了实验所需器材,同学们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都很小B.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都很小(2)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在干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再次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根据图线可知,该干电池的电动势 V、内阻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不考虑偶然误差,根据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所测得的电池电动势 其真实值,内阻 其真实值。(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四、解答题13.横截面积为S的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竖直放置、导热良好的圆柱形汽缸内,初始时外界的热力学温度为,活塞下表面距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现将一小物块轻放在活塞上表面,如图所示,再次平衡时,活塞下表面距汽缸底部的高度为。大气压强恒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活塞和汽缸间的摩擦可忽略。(1)求小物块的质量m;(2)若外界温度缓慢升高,当活塞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再次稳定,求此时外界的热力学温度T。14.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的底端恰好与水平地面相切,Q点为弧形轨道的最低点,小物块B静止在紧靠Q点的水平地面上。质量的小物块A从弧形轨道上的P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Q点时与小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物块B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了的距离后静止。已知P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小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是,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1)小物块A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B的质量M。 15.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第象限中存在平行于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I、IV象限存在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电粒子从轴上的点沿轴正方向以初速度射入电场后,第一次从轴上的点离开电场,经过磁场偏转一次后恰好通过坐标原点。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粒子所受重力不计。(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3)若带电粒子从轴上的任意一点射入电场,射入的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试证明粒子第二次经过轴时均通过原点。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A C C A AC AD BD11.(1) 和 和(2)1.35(3)D12.(1)B(2) (1.47~1.49均可) (0.18~0.23均可)(3) 小于 小于13.(1);(2)14.(1);(2)【详解】(1)小物块A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2)对小物块B滑行的过程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设小物块A、B发生弹性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15.(1)(2)(3)见解析【详解】(1)设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根据运动规律有解得(2)设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轴的夹角为,根据几何关系有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根据几何关系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3)设点到原点的距离为,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根据运动规律有整理可得设该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与轴的夹角为,速度大小为,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粒子经过磁场偏转一次后整理可得既证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