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埇桥区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一小题共计30分)1.下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图中这些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主要是( )A.大河流经 B.环海多山 C.平原很少 D.岛屿众多2.某班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了下列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 )A.儒略历 B.象形文字 C.阿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下图列举了四大文明古国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A.开放性 B.交融性 C.多样性 D.包容性5.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 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C.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D.传入中国的马铃薯6.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说:“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这里的“帝国”是指( )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查理曼帝国 D.罗马帝国7.根据下面资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的象征,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最伟大的遗产之一,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A.人类社会发展中王权始终受到法律的制约B.人类社会的法制建设源远流长并不断发展完善C.《罗马民法大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D.《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欧洲法制建设的成就8.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时代 D.走向近代文明9.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大学的兴起 B.封建庄园的解体 C.基督教会的支持 D.商品经济的发展10.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近代科技兴起 B.城市工商业发展 C.庄园经济繁荣 D.生产效率的提高11.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你可能看到( )A.庄园法庭处理内部纠纷 B.学生学习天文知识C.学生公开宣扬异端言论 D.师生讨论《进化论》12.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历史大讲堂讲座名称: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查士丁尼法典》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兼容并富的文化 主讲人:李华 地点:求知楼报告厅 时间:2022年5月23日14:00A.灿烂的拜占庭文化 B.读懂雅典民主政治C.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D.阿拉伯帝国兴衰启示录13.“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罗马法大全》中的这些记载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物权保护 B.注重诉讼程序C.倡导法律至上 D.保护人身安全14.拜占庭帝国自14世纪初开始面临来自亚洲的新威胁,这里的“新威胁”是指( )A.阿拉伯帝国 B.法兰克王国C.查理曼帝国 D.奥斯曼帝国15.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共计8分)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苏美尔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起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等级森严,影响深远。( )(2)查理曼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版图延伸到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3)查士丁尼时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中世纪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计20分)17.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伯里克利 屋大维 苏格拉底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知古巴比伦社会奴隶制度发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政治制度的名称。(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位历史人物,写出他的贡献。(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你对比《汉谟拉比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有何相似之处?18.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0到11世纪,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农产品总量显著增加,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手工业技术使之演变为许多需要专门技巧的部门,这就使得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手工业者和商人自发聚集到港湾、城堡、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这些地方逐渐演变成为城市。——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原因。材料二颁发者 内容[法]路易六世 任何人只要在城里平安生活一年零一天,便可获得自由,以前的主人不得对他提出任何权利主张。[英]亨利一世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英]亨利二世 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英]理查德一世 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法]威廉·克里 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法]特尔瓦托伯爵亨利 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2)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特许状的特点。(任意一点)材料三 城市商业发展,促使新的极具先进性的市民阶级出现……市民阶级要求结束割据分裂局面,以更大范围参加商业活动……新生市民阶级发展经济,关心政治,充满活力,成为一支富有朝气的政治力量,不仅成为监督统治者和政府行为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也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摘编自刘浩《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及意义分析》(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产生的影响。四、活动探究题(1)19.某校九年级学习小组围绕“多彩的世界文明”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任务。探究任务一 【从农业看文明】农业的发展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农业相关资料 古埃及历法把1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非常重视对尼罗河水位的测定。 修建运河和导水沟渠进行灌溉。灌溉网的管理使用纳入国家立法。出现了农人历书,总结农业经验。 地形与气候多种多样,遍布森林、平原广阔、雨水丰沛。各时期印度统治阶级都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 平原地种植谷物,山坡地广泛种植葡萄和橄榄。古希腊人认为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古代文明农业相关资料——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等(1)根据上表及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古代文明,概括其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探究任务二 【从文物看文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2)请你参照示例,选择组图中的一个文物或遗址(除示例外),写一张“文物导览卡片”。名称及所属文明:良渚玉琮——中华文明 简介:良渚玉琮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礼器。它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探究任务三 【从交流悟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材料一:唐朝时期,阿拉伯商人将丁香等香料运往中国,大量的植物和蔬菜也从外国引入中国,如菠菜和甜菜等;在当时长安居民的衣食、娱乐等领域都能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子。——摘编自王小甫《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亚历山大在远征中,将希腊的神话、语言、艺术等带到东方,又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资料,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3)根据以上搜集的材料,概括文明交流的方式及文明交流所产生的作用。探究任务四 【从历史思未来】材料三:费孝通先生强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把自我之美和他人之美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摘编自段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美与共意蕴》等(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参考答案1.A2.D3.B4.C5.A6.D7.B8.C9.D10.B11.B12.A13.A14.D15.A16.(1)错误,改正:把“苏美尔人”改成“雅利安人”(2)错误,改正:把“查理曼”改成“克洛维”(3)错误,改正:把《十二铜表法》改成《罗马民法大全》(4)正确17.(1)图1:种姓制度;图2:封君封臣制度。(2)贡献: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建立津贴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屋大维创立元首制,促进罗马帝国的发展;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3)相似之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巩固了统治地位;都是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通过法律文献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等。18.(1)原因:铁质农具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得到提高;手工业生产部门的增多;农业劳动力的富余。(2)特点:颁发主体为上层贵族;涉及领域广;是封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法律效力。(任答一点即可)(3)促使市民阶级产生,改变了城市的政治格局;孕育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群众基础。(任答两点即可)19.(1)古埃及;条件:尼罗河的定期泛滥。(2)名称及所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3)方式: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作用:有利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认识:既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的差异、矛盾、冲突的一面,更要看到统一、共存的一面,积极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