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 培优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4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 培优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2.4 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
一、课标导航
知识内容 课标要求 目标层次
乐音与噪音 乐音与噪声的定义 ★★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声的利用
二、核心纲要
1.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乐音是物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所听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音;
为保护听力,不超过90dB;
为保证良好的工作学习,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睡眠,不超过50dB.
4.声的利用
传递能量:清洗精密机械、粉碎结石.
传递信息:声纳定位、B超、判断台风的风向、判断机器的好坏.
三、全能突破
易错精选
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噪声不可能成为乐音,乐音也不会成为噪声( )
(2)深夜响起的钢琴曲是乐音( )
(3)环保角度来看,一切影响人们正常生产活动的声音,都是噪声( )
(4)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5)交响曲演奏的时候,大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导致观众不能分辨,它们是噪声( )
(6)0dB是完全没有声音的情况( )
(7)经常生活在90dB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
(8)轿车行驶时,不按喇叭就不会有噪声( )
(9)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0)超声波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下列一定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比赛时球场内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B.摇滚乐团演奏时敲击架子鼓的声音
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发动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
D.安静的图书馆里有两位同学轻声聊天
3.对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 )
A.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 B.30~40dB的较安静环境
C.80~90dB的环境 D.100dB以上的环境
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的声音
B.噪声能够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不安等
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
D.美妙的音乐有时也是噪声
5.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是( )
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能力提升
7.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 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调查一下校园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举出1个事例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事例: 措施:
8.城市主要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显示屏上显示 51.10 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填“增大”或“减小”).
9.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噪声.
10.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降低噪声的.
1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车辆的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
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发出的刺耳的声音
12.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3.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种植花草和树木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工作情况
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
D.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15.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波粉碎结石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16.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制工作时间
B.射击时,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C.市区街道两旁,种花草植物
D.市区中心严禁汽车鸣喇叭
17.假如你是社区的志愿者,为了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请你准备一份社区环境噪声情况报告.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列出社区噪声来源的清单(至少列出3种).
(2)利用噪声测试仪可以测出社区噪声的强弱,物理学中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要保护人耳听力,可以建议社区居民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听力
(3)分析社区受到噪声污染的程度,提出控制噪声的可行方案.
18.晚上小吴在家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燃后放在音响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响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响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如图 2-3-1所示.
(1)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烛焰越靠近音响,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以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 的影响所致.
(2)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 ; .
19.(1)超声波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两例: 、 .
(2)次声波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请举出两种能够产生次声波的自然现象: 、 .
中考链接
20.(广安中考)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21.(淮安中考)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
22.(南平中考)如图 2-3-2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23.(兰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西湖立交桥上安装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
B.接听电话时根据音色分辨对方
C.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D.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
24.(甘肃中考)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 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长 短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巅峰突破
25.噪声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当噪声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引起人的生理性损伤,我国正式公布的工业噪声听力保健标准是不超过( )
A.120dB B.90dB C.60dB D.45dB
26.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即使是繁华的闹市区,虽然仍旧车水马龙,但并不显得非常嘈杂了.然而在雪被踩过之后,大自然又恢复了以前的喧嚣.这是为什么 (思考:电影院的墙壁为什么做成凹凸不平 )
1.× × √ × × × √ × √ √
2. D;3. B;4. A;5. A;6. D
7.无规则振动 分贝 50 70 汽车的鸣笛声 禁止鸣笛
8.分贝 增大
9.声源 传播过程中 人耳
10.传播过程
11. C;12. B;13. C
14. C
【解析】选项 A、B、D分别是通过“听”来判断机器是否运转正常,心脏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距悬崖的距离,它们都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清洁牙齿则是利用声的能量来工作,因此应选C.
15. C;16. B
17.(1)小区内汽车鸣笛声、小贩叫卖的声音、住户使用大功率音响.
(2)物理学中用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室内减小音乐、电视的音量,室外噪声大时关闭门窗可以保护听力.
(3)小区内汽车禁止鸣笛,增加绿化,尽量减小电器的音量.
18.(1)声波(或交响乐音或音响)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
【解析】本题为情景题.题目中给出了以下几个情景;交响乐响起来,从镜子里发现音响前面的烛焰摇曳;音响突然增大,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认真分析情景,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就容易找出问题的答案.
19.(1)超声波定位、超声波碎石(B超、超声波探伤、声呐捕鱼、超声波洗牙)(2)地震、海啸(火山或台风、龙卷风)
20. B;21. A;22. C;23. C
24.机械闹钟 B 泡沫塑料
【解析】A、B两方案均能达到目的.但A 方案光凭人耳很难区分响度的细微变化,操作性较差.
25. B
【解析】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故选 B.
26.原因是刚下过的雪是蓬松的,它的表层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要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声波能通过口径反射出来,而大部分的声波则被吸收掉了.而当雪被踩过之后,原本蓬松的雪就会被压实,从而减少了对声波的吸收,所以自然界又恢复了往日喧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