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检测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2.如图3-4-1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3.观察下列四幅图中的情景,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4.两只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会看到( )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示数相同
5.冬天,向玻璃杯内倒入开水前,往往先倒入一些温水,将杯子预热后将水倒掉,再将开水倒入杯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清洁杯子
B.使杯子变得容易热传递
C.使杯子内外温差不至于过大,杯子不易损坏
D.使杯子内外温度相等,杯子不易损坏
6.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7.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8.下列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春天,北方的小河开始解冻 B.夏天,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风吹过干燥的物体 D.冬天,屋檐下形成冰凌柱
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10.萘的熔点是80.5℃,那么温度为80.5℃的萘(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D.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11.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2.“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大树下宽敞通风
C.大树易于将热量赶走
D.大树能遮住阳光,树下通风好,树叶里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13.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14.(多选)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熔点/℃(一标准大气压)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铜 1083 钢 1515
A.钢块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B.常温下水银是液态的
C.酒精在-117℃时是固态的
D.冬季的南极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酒精温度计
15.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应低于 100℃.下列可行的做法是( )
A.缩短加热时间 B.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C.降低炉火的温度 D.将糖汁密闭在高压容器内加热
16.如图3-4-2所示为某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压缩机工作时,压迫制冷剂在冰箱的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吸收热量
B.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
C.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
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
17.东北农村的冬天一般都需要烧炕取暖,屋内屋外温差很大,玻璃窗上容易出现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出现在玻璃窗室外的一侧 B.冰花的形成需要放出热量
C.冰花是室外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8.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1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 的温度是100℃.
20.昨天的气温为 300K,今天的气温为 30℃,则今天的温度比昨天 (填“高”或“低”)了 ℃.
21.金属锡的熔点是232℃,生活中常用来修补烧水的锅;锡熔化时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金属锡在223℃时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2.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3.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气”,过了一小会“雾气”又自己消失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
24.修建青藏铁路要穿越某些特殊区域,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在铁路两侧插了许多叫做“热棒”的柱子,里面装有液态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收热量发生 现象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再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气态氨放出热量发生 现象变成液态氨又流回棒底.
25.如图3-4-3所示,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在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这是碘的 现象;停止加热后,烧瓶拿下来,可看见瓶底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 现象.
26.在摄氏温度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如果我们规定酒精的熔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度.那么用这种温度计来测量时,水的熔点是 度,沸点是 度.
三、作图与实验(27~29题每空1分,30题4分,31题5分,共17分)
27.如图3-4-4 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8.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小明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 和 的水的温度,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和 .
29.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填“固”、“液”或“气”)态.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时间/ min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温度/℃ 59 55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42
30.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升到80℃时,小文开始计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3-4-5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可知,把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
(2)小文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小文还发现自己实验中的水比同时开始实验的邻组同学的水先沸腾,分析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1.(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 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猜想:
(2)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 做测温物质,原因是 .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 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3-4-6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酒精 78℃
四.论述题(32、33题各3分,34题4分,35题5分,总共15 分)
32.用水壶烧开水,当壶里的水沸腾时会从壶嘴冒出很多“白气”,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3.游泳后,人从池中走出会感觉到比较冷,请解释这种现象.
34.在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手很冷时,人们总是对着手“哈气”而不是“吹气”呢 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加以解释.
35.如图3-4-7所示,A、B容器里都装有水,当对B加热时,待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A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为什么
1. D;2. A;3. D
4. D
【解析】合格的温度计测量同一杯热水,示数应相同.由于两只温度计内径不同,而玻璃泡内的水银量又相同,所以温度计的分度值应是粗的间隔小,细的间隔大.故选 D.
5. C
【解析】冬天,若直接向玻璃杯内倒开水,则内壁受热迅速膨胀,而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外壁无法立即受热膨胀,那么内壁膨胀受阻,对外壁产生力而使杯子损坏.若在倒开水前,先倒一些温水,使杯子内外温度差不大,内外壁都有一个逐渐膨胀的过程,杯子不易损坏.故选 C.
6. C;7. B;8. D; 9. A; 10. D; 11. A; 12. D
13. C
【解析】因为镜子表面温度低于口腔温度,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面会液化,使医生看不清病牙.用酒精灯适当的烤一烤,使镜子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即不会产生水雾.故选 C.
14. BD
15. B
【解析】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气体的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选 B.
16. A
17. B
【解析】冬天北方室内和室外温差大,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窗放热凝华,直接变成冰晶附着在玻璃窗的内表面上,形成玻璃窗结冰花的现象.故选 B.
18.热胀冷缩
19.冰水混合物 沸水
20.高 3
21.吸收 不变 固态
22.汽化 吸收
23.液化 汽化
24.汽化 液化
【解析】液态的氨变成气态的氨,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气态的氨变成液态的氨,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
25.升华 凝华
26.60111.3
【解析】新温度计的0度对应于-117℃,温度计的100度对应于 78℃,那么温度计的每一度为
水的凝固点为 0℃,它在新温度计的度数: 度
水的沸点为 100°C,它在新温度计上的度数: 度
27.38.2
28.38℃ 39℃
29.(1)液 (2)晶体 (3)48
30.(1)4 (2)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水少、初温高或火焰大
31.(1)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起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2)水银 当水沸腾时,水银保持液态,能表示水沸点的温度,而酒精变成气态,不能显示水沸点
(3)1mm 27.5℃
32.水沸腾后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壶嘴出去后,遇到较冷的外界空气,温度降低,液化成我们看到的“白气”.
33.人从游泳池中走出时身上的水会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带走了人身体上的热量,所以人会感觉到比较冷.
34.从口中“哈”出的气体温度高于手,向手传热,另一方面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手还会液化放热,所以手会吸收到较多的热而变得暖和.如果对着手“吹气”,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手上的水蒸发也加快,从而吸走大量手部的热,因而感觉较冷.
35.不会沸腾.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由于 B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100℃不变,因此即使 A容器中水温达到沸点 100℃,也无法继续从B中吸收热量,因此 A 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