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熔化和凝固培优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熔化和凝固培优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一、课标导航
知识内容 课标要求 目标层次
熔化和凝固 常见的物态 ★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
晶体、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凝固图像
二、核心纲要
1.物态:常见的物态分为固态、液态、气态
(1)夏天冰棍周围的白气、烧开水后形成的白气、雾、冬天哈出的白气等都是液态的小水滴.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2.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放出热量.
3.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松香、石蜡、橡胶、塑料等.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
(1)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缺一不可)
(2)晶体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缺一不可)
(3)影响熔点与凝固点的因素:压强、杂质等.
5.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如图3-2-1所示)
(2)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如图3-2-2所示)
三、全能突破
易错精选
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给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
(2)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凝固时温度降低( )
(3)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与水的凝固点不同( )
(4)晶体熔化时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
(5)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
(6)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但可以有固定的凝固点( )
(7)晶体熔化时,当温度达到熔点,则晶体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 )
(8)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都要持续放热( )
(9)下雪天,往路面的积雪撒盐是为了提高雪的熔点( )
(10)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共存时的温度一定是0℃( )
(11)“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熔点高,在火中不会熔化( )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凝固,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水是晶体
C.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D.晶体有熔点,所以会熔化;非晶体无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3.如图3-2-3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知,该种物质的凝固点是 ℃,这种物质的凝固过程,大约持续了 min.
4.金属钨的熔点是3410℃,则3140℃的钨(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5.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在熔化状态下熔合后得到的.下表所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钨 金
熔点(℃) 1535 1083 962 3410 1064
沸点(℃) 2750 2595 2212 5627 2707
用相同质量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哪种效果更好 为什么
能力提升
7.(1)写出常见的晶体(至少四种): ;
(2)写出常见的非晶体(至少四种): .
8.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水蒸气形成的雾
C.水蒸气形成的霜 D.熔化的铜冷却为铜块
9.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固体都有熔点 B.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C.物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10.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
11.如图3-2-4所示是热源对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均匀地加热,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此图像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
A.松香的熔化 B.萘的熔化
C.萘的凝固 D.水的凝固
12.关于晶体、非晶体的特点,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B.非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C.晶体熔化需要吸热,因此熔点比凝固点稍高 D.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等于熔点
13.在地球上很冷的地区,测量气温常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酒精熔点低于水银熔点 B.酒精密度小于水银密度
C.酒精蒸气无毒而水银蒸气有毒 D.以上三个原因都正确
14.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而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A.炒菜时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
B.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
C.炒菜时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炒菜时加热更猛烈些
15.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锡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氮
熔点(℃) -38.8 232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218 -210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E.纯金掉到铁水里不会熔化 F.固态氢和固态氧相比,固态氧先熔化
G.液氧和液氮相比液氧先凝固 H.可以用锡锅熔化铜
I.焊锡的铜壶不能放在600℃的炉火上烧水,否则锡会熔化
16.将一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密闭玻璃容器在0℃的环境中放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冰的质量变大 B.容器内冰的质量变小
C.容器内冰的质量不变 D.无法确定
17.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18.2010年1月 2 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19.把温度为-5℃的冰块投入到密封、隔热且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过了一段时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冰的质量增加了 B.冰的质量无变化 C.冰的质量减少了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20.在探究萘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萘的温度/℃ 76 77 75 79 80 80 80 80 80 80 81 82 83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在萘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78℃时,它处于 (填“固”或“液”)态;
(4)在探究萘的熔点时,有一次测量错误,该错误的温度是 .
21.根据熔化和凝固的图像解答:
(1)如图3-2-5 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全部的吸热过程经历了 分钟.第2min时物质处于 态,第 10min时物质处于 态,这种物质在 45℃时可能的物态: .
(2)冬天蔬菜大棚里往往放一桶水,以防止蔬菜被冻坏,请你分析原因:
2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解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3-2-6 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min开始凝固.
(2)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填“高”或“低”)了.
23.如图3-2-7所示(周围空气温度为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会不会熔化 为什么
中考链接
24.(长春中考)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25.(北京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26.(连云港中考)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花瓣上的露珠 B.屋檐上的冰凌 C.山下的流水 D.草叶上的霜
27.(长春中考)利用图3-2-8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3-2-8乙中的 ABCD 和AEFG 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3-2-8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 .
(2)分析图 3-2-8 乙中的图像 AEFG,在 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态.
(3)分析图3-2-8乙中的两个图像,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 .
(4)图3-2-8乙中的两个图像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海波的 不同.
巅峰突破
28.冬天,从冰箱里拿出一条冻鱼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不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9.一块冰放在支架上,再把一根细铁丝压在冰块上,铁丝的两端各悬挂5公斤的砝码,如图3-2-9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铁丝切入冰块,但铁丝穿过的地方没有留下切口,铁丝穿过整块冰后,发现冰仍然是完整的一块,这叫“覆冰现象”.请解释铁丝为什么能切进冰块 铁丝穿过后,冰为什么仍是完整的一块
1.× × × × √ × × √ × × ×
【解析】(9)撒盐是为了降低熔点;气温高于新熔点,雪开始熔化.(10)冰水共存不一定是冰水混合物,比如开水里面放一块冰.(11)“真金不怕火炼”并不是指火烧不化金子,因为金子的熔点确实不高.但是金的化学稳定性很高,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必担心会氧化变色.
2. C
3.8020
【解析】本题考查对凝固图像的理解,从图上可以看出这种物质第10分钟温度降到 80℃,而且10到30分钟之间温度始终不变,可知这种物质在固态时是晶体,凝固点是80℃,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持续了20分钟,即凝固过程是 20分钟.
4. A
【解析】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3410℃,而3140℃低于熔点,一定未熔化.故选 A.
5.钨
【解析】钨丝达到熔化温度时,其他金属已经超过沸点,成为蒸气挥发出去.
6.冰的效果更好,原因是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才能变成0℃的水,因此吸收热量更多.
7.(1)冰、海波、金属、萘、食盐、钻石等
(2)玻璃、沥青、松香、石蜡、橡胶、塑料等
8. D;9. B;10. B;11. B;12. C;13. A
14. B;15. D
16. 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0℃的环境里不发生热传递,冰不熔化,水不结冰,冰的质量不变.
17. D;18. C;19. A
20.(1)萘 (2)80 (3)固 (4)75℃
21.(1)45 45 4 9 固 液 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水在凝固时将放热.冬天大棚内放置的水,凝固时放出部分热量,使大棚内的温度不至于很低.
22.(1)10 (2)-2 低
23.不会熔化,原因是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且能够持续吸热,大烧杯中冰块未完全熔化前,温度始终保持0℃不变,小试管内的冰块达到了0℃后和大烧杯中温度相同,不能持续吸热,所以小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
24. B;25. A;26. B
27.(1)均匀 (2)固液共存 (3)不变
(4)质量
28.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熔化吸热.冻鱼的温度低于0℃,冷水的温度高于或等于0℃,鱼放入水中发生热传递,鱼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降低或不变,最终状态有四种可能情况:①鱼未解冻,水全部变成低于或等于0℃的冰;②鱼未解冻,冰、水长时间共存且温度(0℃)保持不变;③鱼部分解冻,鱼和水的温度均为0℃;④鱼全部解冻,鱼和水的温度等于或高于0℃.
29.两端的砝码通过细铁丝压在冰块上,导致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成水.铁丝切入水中之后,水又被挤到铁丝上方,此时没有铁丝的挤压作用,熔化的水又重新结冰.冰块在不断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铁丝逐渐向下运动,因此最后穿过冰块,且冰块依旧完整.
【解析】通常情况下压强对晶体的熔点影响不明显.其实压强对熔点是有影响的.一般而言,熔化时体积缩小的物质,若所受的压强增大,熔点降低;而熔化时体积膨胀的物质,若所受的压强增大,熔点升高.冰在熔化为水时,体积变小,故压强增大,冰的熔点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