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1~5BDABD 6~10CBABC 11~15BADBA 16~20CBCAA二、材料解析题(第 21题 15分,第 22题 15分,第 23题 16分,共 46分)21.(15分)(1)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4分)(2)事件:图 a:香港回归;图 b:澳门回归。(2分)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4分)(3)阻力:外部势力干涉;“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2分)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1分)22.(15分)(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参加日内瓦会议;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2)重要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任答三点即可,6分)(3)“新的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3分)23.(16分)(1)“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3分)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2)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以及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3分)(3)共同点:评选对象广泛,涵盖各条战线,并且都注重贡献,强调个人或集体在特定领域的杰出表现。(意思相近即可,3分)做法:坚持党的领导,注重科技创新,弘扬民族精神,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3分)三、综合感悟题(14分)24.(14分)示例:论述: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答案不唯一)(MF)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