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学第一课:走进心理课》课件 教学设计 逐字稿 素材 心理健康高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开学第一课:走进心理课》课件 教学设计 逐字稿 素材 心理健康高一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从“心”出发
开启心灵之旅
开学第一课
01
认识教师
目录
CONTENTS
02
认识心理学
04
认识心理辅导
03
认识心理课
05
认识彼此责任
PART 01
认识教师
姓名:XXX
关于我
PART 01
年龄:XXX
毕业院校:XXX
爱好:XXX
性格:XXX
你会催眠吗,能让我忘记不开心的事情吗
作为心理老师,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解答
PART 01
你会读心术吗,知不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
学心理的人是不是自己有心理问题?
你是不是永远不会生气?
不会,催眠不是必备本领,我更擅长通过聊天、倾听想法,一起发现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我不是魔法师,需要你主动分享线索,我们才能一起理解感受。
我的心理状态很正常,就像医生学医是为了治病,学心理是为了更懂如何照顾自己和别人。
我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
PART 02
认识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这些是心理学吗
×
你眼中的心理学VS实际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PART 02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只要跟人有关的就跟心理学有关。
通过科学的数据来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为什么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敛安静?外向比内向好吗?
当你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你的大脑会发生哪些变化?你的情绪会怎样,你又会不自觉地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
为什么戴口罩的时候作弊率会更高?天气是否影响人们给商家好评?为什么几个人在一起emo会更emo?你听到的声音是否可以改变你看到的东西?为什么临近截止日期的时候人们会更加努力?
PART 03
认识心理课
听说要上心理课
心理课是什么
PART 03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在于个体成长发展及预防,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看自己 看世界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秘密武器
PART 03
记忆优化器:考前突击,记不住怎么办

关系路由器:如何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

自我探测器:挖掘自我超能力

心理急救包:如何释放压力

情绪调节器:emo了怎么办

神秘彩蛋:等待解锁

PART 04
认识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什么
PART 04
我去心理辅导就代表我不正常?
心理辅导就是坐在沙发上聊聊天。
一次心理辅导能帮我解决所有问题。
心理辅导的任务是帮助移除阻碍一个人成长的障碍,协助咨询者达成个人成长。它让我们不必摔倒,摔倒后伤的轻一些,受伤后疗愈得快一些,少走或不走弯路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爸爸鼓励道:“你只要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小男孩没能搬动,喊道:“石头太重,我用尽全力了!”爸爸笑着说:“你并没有用尽全力。因为我在你身旁,你都没有向我求助!”
学会求助是强者的表现
PART 04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很多时候,单凭我们自身的力量很难去战胜这些挑战。这时懂得求助就显得格外重要。
学会求助是强者的表现
PART 04
心理辅导使用指南
PART 04
预约规则和时间
1.主动来,来心理咨询室填写预约登记表,按规定时间前往咨询
2.通过班主任联系心理老师预约具体时间
PART 05
认识彼此责任
我们的课堂公约
为了让自己敢发言,我们需要彼此做到什么?
为了保护大家的隐私,我们需要彼此做到什么?
为了有所收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思考
尊重
倾听
保密
在纸条匿名写下:高中三年最想通过心理课解决的1个问题(例:如何摆脱自卑?)
将纸条给老师帮忙保管
最后一节心理课重启
写给未来
寄语
心理课不是让我们必须快乐,而是陪伴我们,教会我们更好的爱自己,
别怕,去长大吧。
下课!开学第一课:《从“心”出发,开启心理之旅》教学设计
教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从“心”出发,开启心理之旅
授课年级:高中/初中(通用)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课程类型:心理引导课/认识课
设计理念:通过互动体验消除学生对心理学的误解,建立安全、信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心理成长的主动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区分心理学与“读心术”“催眠”等误区
明确心理课的课程内容与心理辅导的功能定位
理解课堂中的尊重、倾听、保密原则
能力目标
培养主动提问与表达的能力,初步掌握自我探索的方法
提升对心理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学会在需要时寻求心理支持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消除对心理课的陌生感与抵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心理成长是正常需求”的健康观念
建立“求助是强者行为”的积极认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纠正对心理学和心理课的认知偏差,明确心理课的价值与功能
难点:引导学生放下心理防御,愿意在课堂中敞开心扉参与互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互动问题卡片、匿名纸条与收纳盒
教师准备:提前熟悉学生常见心理误区,设计生活化的类比案例
教学过程
环节1:破冰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听到‘心理课’你想到什么?”,比喻“剥洋葱式揭秘心理世界”
学生:自由分享初印象
设计意图:激活好奇心,拉近心理距离
环节2:认识教师(10分钟)
教师:
趣味自我介绍(爱好+性格关键词)
回应学生常见疑问:
“不会催眠,但会陪你把‘伤心水果’酿成甜果酱”
“没有读心术,需你‘递线索’拼内心拼图”
学生:倾听并消除对心理教师的神秘感
设计意图:通过幽默互动建立信任
环节3:认识心理学(10分钟)
教师:
纠错:播放视频澄清“心理学≠算命/催眠”
举例:外向/内向如不同口味冰淇淋、暗恋时的大脑反应等
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设计意图:建立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生活关联性认知
环节4:认识心理课(8分钟)
教师:
澄清误区:“心理课是成长导航系统”
展示六大“神器”(记忆优化/关系路由等),提问“最想用哪个?”
学生:分享最想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情绪调节)
设计意图:激发对课程的期待感
环节5:认识心理辅导(7分钟)
教师:
故事引导:“搬石头男孩”隐喻“求助是强者行为”
介绍辅导室位置、预约方式及保密原则
学生:理解“心理辅导=成长助力”
设计意图:消除对心理辅导的羞耻感
环节6:约定课堂规则(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尊重/倾听/保密”原则
学生:匿名写下“最想解决的心理问题”投入信箱
设计意图:建立安全课堂氛围,埋下成长伏笔
结课寄语
播放成长主题视频,强调“心理课陪你在雨天撑伞”,布置“下节课探索自我种子”的期待。开学第一课:《从“心”出发,开启心理之旅》逐字稿
开场:从“心”出发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高中/初中第一节心理课!今天我们将开启一段特别的心灵之旅。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听到“心理课”三个字时,你们脑海里最先跳出的画面是什么?是觉得神秘兮兮,还是担心要被“看穿心思”?别紧张,这节课我们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开心理世界的面纱,走进心理课。
认识教师
首先来认识一下站在讲台前的我。我叫XXX,毕业于XXX大学,年龄嘛暂时是“秘密彩蛋”,平时喜欢XXX(根据实际爱好补充,比如“追剧时分析角色心理”“在公园观察路人表情”),性格嘛,用三个词形容:好奇、耐心,还有一点点“碎碎念”——因为太想把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分享给大家!
不过呢,我发现每次上心理课,同学们的“灵魂拷问”总是来得又快又准——(指向PPT问题板块)比如“你会催眠吗,能让我忘记不开心的事吗?”“你会读心术吗,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学心理的人是不是自己有心理问题?”“你是不是永远不会生气”
催眠?不会,催眠不是必备本领,我更擅长通过聊天、倾听想法,一起发现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比起让你忘记,我更擅长陪你聊聊:那些不开心的事到底像哪种水果?是酸柠檬还是涩柿子?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把它酿成甜果酱。
读心术?(摊手)我要是有这本事,我可能已经是亿万富翁啦!心理学不是魔法,我也不是魔法师,你得像给我“递线索”一样说说你的感受,咱们才能像拼拼图一样理解你的内心。
学心理的人都有心理问题?(摇头)这就像问“医生是不是总生病”一样。大家不要担心,我的心理状态很大家一样都是正常的,医生学医是为了治病,学心理是为了更懂如何照顾自己和别人。
我永远不会生气?我可不是机器人,昨天我还因为外卖少放了几块肉偷偷叹气呢!老师也是普通人,会为你们的进步开心,也会为生活小事皱眉,我们都是“同频的人”。
认识心理学
(切换PPT)说到心理课,大家肯定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那心理学是什么呢?这些是不是心理学——(切换错误认知图片)“心理学是算命的?”“学心理的都会催眠?”“会心理学的一眼看出你在撒谎?”(摇头)这些呀,都是心理学的“山寨版”!真正的心理学长什么样呢?(播放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总的来说,它是一门用科学数据说话的学科,研究的全是和“人”有关的有趣现象——比如:
为什么有人天生像小太阳,有人喜欢安静发呆?外向和内向就像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没有谁更好,只是选择不同;
当你偷偷喜欢一个人时,大脑里的“快乐工厂”会疯狂开工,让你忍不住想靠近,甚至说话打结;
为什么戴口罩时有人会悄悄作弊?天气热时给商家的差评会不会变多?这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心理学都能给出答案!
比如有个研究发现:几个人一起“emo”会越来越丧,就像悲伤会传染一样!还有,你听到的音乐节奏可能会让你觉得眼前的颜色更亮,心理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很多“人类行为之谜”的锁。
认识心理课
(切换PPT)接下来要进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那就是认识心理课,在座的同学有的可能已经上过心理课,有的或许是第一次上,有没有人会有同样的想法。听说要上心理课?嘿,小小副科,又可以玩游戏了。还有的同学会觉得哎呀,心理课嘛,是给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上的,我很快乐,心理健康得很,不需要上。当然也有人会这样想,心理课会让我掌握好多绝招,可以一键get,学完就能立即改变。NoNoNo错啦!心理健康课就像给成长装导航系统,既能帮你看清自己的内心地图,又能看懂世界的交通规则,最终让你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展示“秘密武器”)那我们能在课堂上获取到什么呢,我们的课堂有六大“神器”:
记忆优化器:考前抱佛脚记不住?教你用心理学技巧给大脑“贴标签”;
关系路由器:和朋友吵架、和父母顶嘴?这里有“人际沟通说明书”;
自我探测器:你藏着哪些连自己都没发现的超能力?咱们一起挖宝;
心理急救包:压力大到喘不过气?现场教你压力大作战;
情绪调节器:“emo”来袭时,怎么把灰色心情调成彩色?
神秘彩蛋:暂时保密,等着我们去解锁。
(互动提问)大家最想先用哪个“武器”?
认识心理辅导
(切换PPT)作为心理老师,我的工作不仅是授课,同样也会给有需要的同学做心理辅导。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心理辅导。一说起心理辅导,可能也会有同学认为“去心理辅导就是不正常?”“坐在沙发上聊聊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次辅导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些都是对心理辅导存在的误解,就像说“感冒了喝口水就会好”一样片面,心理辅导的任务是帮助移除阻碍一个人成长的障碍,协助咨询者达成个人成长。它让我们不必摔倒,摔倒后伤的轻一些,受伤后疗愈得快一些,少走或不走弯路。
(展示小男孩搬石头的故事)看,这个小男孩用尽全身力气搬石头,却忘了向身边的爸爸求助。其实呀,成长路上的石头比这重得多——家庭矛盾、学业压力、人际困惑……这些时候懂得求助,不是软弱,而是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的“强者操作”!
(指向PPT)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很多时候,单凭我们自身的力量很难去战胜这些挑战。这时懂得求助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的心理辅导室就在XXX,预约方式有两种:① 主动来填预约表,就像去图书馆借书一样自然;② 找班主任“牵线”。这里的所有对话都被“密码锁”保护着,你的秘密只有你和老师知道。
认识彼此责任
(切换PPT)为了让这门课变成安全又温暖的树洞,我们需要认识彼此的责任。
思考:为了让自己敢发言,我们需要彼此做到什么?为了保护大家的隐私,我们需要彼此做到什么?为了有所收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互动,学生发言,总结)
是的,就像刚刚大家所说,为了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我们应该做到:
尊重:别人发言时,把耳朵当“海绵”,认真吸收而不是批判;
倾听:就像你说话时希望被重视一样,给别人同样的耐心;
保密:这一点我要特别强调:上完心理课,不带走别人的秘密和故事。
(拿出纸条和盒子)最后请大家匿名写下“高中三年最想通过心理课解决的问题”,比如“怎么摆脱自卑”“如何集中注意力”。写完后放进这个盒子,我会好好保管——等最后一节心理课,我们再打开看看,说不定很多问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答案呢!
(结尾寄语)最后想给大家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希望大家都像视频中的主人公一样,跌跌撞撞,有迷茫,但最后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心理课不是要求你们永远快乐,就像生活不会只有晴天。但在这里,我们会一起学习如何在雨天给自己撑伞,如何在迷路时找到方向。别怕困惑,别怕脆弱,这些都是成长的“说明书”。现在,带着好奇和勇气,去长大吧!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在这个空间里种下第一颗种子——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