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记载,四千年前后东亚地区的气候变得干冷,中原一西北区域的年降水量减少到450毫米至500毫米,湖泊减少,正适合耕地开发,以及黍、粟的种植和生长,中原—西北区域农业繁盛,为中华文明奠定了根基。这说明当时
A.早期国家的建立促进文明进步
B.气候变化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
C.中原地区已经获得了领先优势
D.中华文明呈现开放包容的特点
2.汉代的桑弘羊虽然推崇法治,但也常称引儒书,饰以儒术。他认为,“仁”与“刑”并非对立,而是交互为用;他用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说明“仁”“刑”二者之间相互为用的关系。这反映了当时
A.对西周民本思想的继承 B.礼法结合的色彩明显
C.道家思想对司法的影响 D.重视基层的伦理教化
3.三国时期虽延用五铢钱,但钱币上出现如“直百五铢”“直百”等文字,其面值以百倍提升;北魏新钱在标明重量之外还加铸了年号,诸如太和十九年(495年)的“太和五铢”与永安二年(529年)的“永安五铢”;北周铸币完全抛弃记重单位,如“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钱荒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B.货币的品类呈现多元化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D.各民族的交融深入发展
4.古代邢州是连接中原与北方的交通要冲。以下内容可共同印证,唐宋时期邢州
A.开辟了户籍管理的新途径 B.依靠便利交通助推商业发展
C.致力于细化基层统治范围 D.手工制瓷业具有重要的地位
5.康熙时期,当中西礼仪之争变得愈发严重时,在雅克萨战场失败的俄罗斯却在中国获得各种政治、经贸和宗教权利,获准在北京开设俄罗斯馆、建立东正教堂,每三年向中国派遣一支200人的贸易使团,但俄罗斯并没有被清朝列为“朝贡国”。由此可见,康熙时期
①摒弃了原有的朝贡体制 ②对国际关系的认知发生变化
③确立了“主权国家”观念 ④传统天朝大国观念有所松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854年,西方传教士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士大夫阶层构成整个中国社会体系的中坚,是大众舆论的领袖……对于他们,叛军……宣布他们的荣誉头衔无效和非法,抨击他们所珍爱的古代书籍,焚毁他们的公共藏书地。”这篇报道
A.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
B.可解释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C.表明士绅阶层决定社会秩序
D.反映太平天国政策西化明显
7.下表是1909年各省新式学堂发展的大致情况统计表。由此可知
A.维新变法的影响逐渐扩大 B.四川教育位居全国首位
C.清末新政推动思想解放 D.新式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8.1938年4月,周恩来就某报办报的总方针作出指示:要宣传团结、进步,“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要看,都喜欢看的报纸……要通俗易懂,精辟动人,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国民党不肯讲的话”。该方针的提出是基于
A.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B.应对国民党积极反共政策
C.土地改革即将开始
D.中共工作重心转移至城市
9.1952年4月,新中国参加了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并与法国、西德等签订了贸易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与英国建立了贸易关系,随后还参加了法国、叙利亚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新中国的这些活动
A.活跃了社会主义经济
B.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D.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人民日报》新年社论标题的变化折射国家发展轨迹。1978——1986年社论强调“生产建设”“国民经济调整”“开创新局面”“搞四化”“愚公精神”等。这些表述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推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转型
C.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调节过渡
D.对外开放成为国家发展首要任务
11.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城邦首脑称为“恩”(高级祭司)、“恩西”(兼有神职)或“卢伽尔”(兼有军职),平时为最高行政长官,战时则是军事统帅。国家机构保留了长老会和民众会,长老会甚至对“恩西”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这反映了当时西亚地区
A.受到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影响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国家治理具有理性务实的色彩
D.君权神授观念已为人民所接受
12.下表为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这些大事件
时间 事件
1020年 首次给西班牙城市莱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年 “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年 牛津大学成立,40 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年 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年 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A.推动城市摆脱封建势力控制
B.蕴含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D.体现了世界联系加强的趋势
13.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的章程要求,必须依靠各地现存的工人组织,而不是使自己与它们对立,必须努力把这些工人组织统一为全国性的组织,把它们统一为联盟或支部,由联盟会议或支部理事会领导。这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C.宣告资本主义必被共产主义取代
D.反映了工人生存环境逐渐恶化
14.19世纪50年代开始,拉丁美洲各国经济复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包括金融资产阶级和进出口大商人等)形成了。许多大农场主雇用农业工人,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这说明
A.经济近代化促进了阶级关系变革
B.经济发展助推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C.人民抗争冲击了拉美的殖民体系
D.工业革命促进拉美工业化的实现
15.1933年,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提出“麦克唐纳方案”,内容为法、波、意三国各自将陆军裁减到20万,允许德国陆军5年内扩充到20万,法国勉强接受但要求将过渡期从5年延长到8年。该方案旨在
A.推动全面裁军进程
B.满足德国军事诉求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16.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在汽车和火车候车室、机场候机楼以及公路旁的餐馆、酒店、加油站和厕所等都设有各种明显的种族隔离的标记牌。但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所有候车室和午餐柜台的种族隔离设施被废除。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欧美殖民帝国的瓦解
B.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
C.美国民权政策的调整
D.美国族群冲突的缓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一份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光定卯年(1220年)雇工契约。
光定辰年腊月五日,立契者播盂犬粪茂,今自愿到为宁离青( )处,自正月一日起至十月一日九个月出雇工,力价五石中二石现付,秋上三石,夏衣三丈白布,自己种五斗二升杂粮、三斗麦,明确有。犬粪茂当努力出工。其无谎诈、推诿,若任意往行,忙日旷工时,一日当还二日。工价末所剩遗数十月一日不还给,一石当还二石。谁反悔改口时,按官法罚交五石杂粮,不仅本心服,还依情节按文书所记实行。
立契者犬粪茂(押)
证人千玉吉祥酉(押)
证人麻则犬男(押)
证人杨那证增(押)
——西夏文《西夏光定卯年为宁离青( )雇工契》(汉译文)
(1)根据材料,分析西夏契约文书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契约文书对西夏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元朝统治时期,辖境遍设驿站,东起高丽、东北至奴尔干、北达吉利吉思、西到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至西藏、南至越南、缅甸,皆有驿站相通,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全国共设驿站1519处,加上西域、西藏等边远地区的驿站,则超过1600处。每年使臣络绎于驿站,或传宣王命,或呈递公文,或催督钱粮贡物,皆赖驿站之力。元朝政府在边远地区设立驿站,是与管理、移民、屯田等措施相辅而行的。江浙行省所设驿站居各行省之首,而且当地 午多城镇的驿站皆置大批站船,用来运输各种货物。
——摘编自李云泉《略论元代驿站的职能》
材料二 从1980年第一份快件到40年后的500亿快件;从1989年第一批机械化分拣线在太原等地邮局上线,到如今自动化分拣线、分拣机器人大批量投入使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人
一邮包,到现在的飞机运邮实现“次日达”“当日达”;从第一家专业快递公司成立时的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百舸争流——快递航母群“BESTY”初具规模……中国的邮政事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景象。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中国邮政业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驿站设置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0年后我国邮政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和西班牙式的殖民比起来,英国以公司的方式经营殖民地,有不一样的一面。 西班牙式的第一代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控制是严厉而死板的。宗主国规定殖民地种植什么、经营什么,殖民地丝毫不得违背。而英属殖民地经济上比较自由。北美的殖民者具有企业主的开拓和进取的精神,他们并不按照英国政府的意图行事,不愿意把自己生存的土地变成一个落后的原料供给地。而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限制也不是很严。所以,北美洲的移民很快开创了与非洲、南美洲的三角贸易,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属地上大做买卖;他们还违背英国政府的意图,迅速地建立了以铸铁、毛纺、小五金等为主的工业基础。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材料二 经过16世纪及17世纪的多次海战,英国已经沉重打击了对手,如西班牙和荷兰。纳尔逊于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意味着没有其他欧洲大国能有实力将英国阻挡在世界其他地区之外。封闭贸易区的重商主义时代已经结束。最大的西班牙帝国已经瓦解。现在,英国人不仅可以将本土视为帝国的贸易转口,而且可以将世界视为自己的贸易转口。除了军事实力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从18世纪开始,英国出现了改变人类命运的工业革命,它使世界摆脱了经济长期不发展的状态,人类进入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时期,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摘编自于文杰、艾尔德《英国文明史·总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班牙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原因。(5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是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使中国被迫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与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扣,近代中国经济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阶段 时间 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阶段 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初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中国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 19世纪60年代初至1911年 中外双方激烈博弈,西方强化对华控制,中国谋求自强
第三阶段 1912—1931年 进口替代的棉纺织工业和新型城市化加速发展
第四阶段 1932—1937年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工商业组织和国民政府发挥调节作用
第五阶段 1937—1949年 战争影响,日本、美国野蛮掠夺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
在上述五个阶段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8分。
1—5 BBCDC 6—10 BDABA
11—15 CBBAC 16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参考答案】(1)史料价值:属于一手史料,能够反映西夏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劳动关系等情况,可补传世文献之不足;社会经济研究价值,翔实的雇工信息有助于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状况;法律制度研究价值,通过对契约条款的研究,可以窥探西夏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情况;文字与文献学研究价值,其作为西夏文献,这份契约对于研究西夏文字、语法以及西夏文的书写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6分)
(2)意义:有利于减少经济纠纷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西夏经济的发展;契约文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了西夏社会的法治建设。(6分)
18.【参考答案】(1)特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区域分布不平衡;以大都为中心,形成网络;服务于政治统治需要;在边远地区注重与其他措施相辅相成。(6分)
(2)原因:改革开放的推行;社会需求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交通的进步。(6分)
影响:加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3分)
19.【参考答案】(1)差异 西班牙:进行封建专制统治(采用直接行政控制的方式),殖民地几乎无自治权;发展种植园经济,以掠夺为主。英国:实行公司制,殖民地有一定自治权;经济政策相对宽松、自由。(8分)
(2)原因:大力发展海军,为海外殖民扩张提供军事保障;价格革命加速了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封建国家的衰落;成立东印度公司等,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积累大量财富;“光荣革命”后,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资本雄厚。(5分)
20.【参考答案】示例 选择:第四阶段。
论题: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的显著影响。(2分)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经济大危机,许多国家陆续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以刺激出口;同时提高关税,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西方国家转嫁经济危机的措施使中国经济出现震荡,工厂大量倒闭,农村经济凋敝。
面对西方转嫁危机的做法,国民政府增加了政府投资,强制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并于1935年实施了法币改革,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中国工商业组织纷纷自发调节供需,防范市场更大的波动。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经济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对西方经济的从属和依赖,后期发展仍然困难重重。(8分)
总之,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受西方列强的影响而举步维艰,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的掠夺,通过国货运动等进行抗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前进。(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